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2025年02月17日16:12:14 健康 1904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每年,冠心病帶走的生命數不勝數,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這個數字似乎只增不減,那麼,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

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還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在我多年的臨床工作中,見證了不少因冠心病而早逝的老人,大部分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年紀大了,心臟不如年輕時強健,血管逐漸老化,容易出現一些小問題。

可是,當我細細回憶起他們的病歷和過往經歷,我發現很多老人並非完全是因為年紀大了,或者生活中有什麼不可避免的風險因素,而是他們平時的一些行為,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他們的病情惡化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睡得太久

很多老年人都有這樣的習慣——睡覺時間特別長,甚至每天一睡就是十個小時以上。

你可能會覺得,睡得久是種享受,身體放鬆了,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恢復。但是,睡得太久,卻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大“隱形殺手”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我記得有一次,門診來了一位年約70歲的患者,身體看上去很健康,沒有其他顯著的疾病癥狀。

唯一的問題就是,總是嗜睡,喜歡一躺下就睡上十幾個小時,老人自己也覺得睡得很多很舒服,甚至認為這樣能讓自己更健康

然而,經過詳細檢查後,發現這位患者已經患有輕度的冠心病,冠心病的出現,和他的長期睡眠時間過長有很大的關係。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睡眠可能影響血液的流動,導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進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長期不活動導致的血流不暢,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心臟的自我調節能力已經相對較弱,再加上睡得太久,缺乏活動,心臟承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這類情況,並不鮮見,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一些退休後生活較為單調、缺乏鍛煉的老人,容易養成長時間睡覺的習慣

其實,適度的睡眠對身體有益,尤其是保持規律的作息,保持每天7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更能保護心臟健康,而不必過度沉迷於長時間的睡眠。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愛生氣,情緒波動頻繁

第二個常見的“隱性殺手”是情緒問題,尤其是生氣,情緒管理在現代社會逐漸被大家重視,但在老年人群體中,很多人常常忽視了自己的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曾經有一位年約68歲的患者來找我治療,他曾經是一個極其有脾氣的人,性格暴躁,經常因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由於長時間的高壓情緒,他出現了嚴重的高血壓和冠心病問題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當我向他詢問病史時,他告訴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情緒問題會影響身體健康,每當工作上有不順心的事情,他就會生氣,甚至因此失眠,覺得“生氣能發泄心中的不滿”。

但是,科學研究表明,情緒波動,尤其是頻繁的憤怒、焦慮,都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生氣時,人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皮質醇,這兩種激素會迅速加速心跳,升高血壓,增加心臟的耗氧量和負擔,對於心臟已經有所損傷的老人來說,這種情緒波動無疑是火上澆油。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有研究顯示,長期情緒波動大的人,比那些情緒平穩的人,患心臟病的概率要高出50%以上,尤其是憤怒,已被證明是引發冠心病發作的直接誘因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老年人來說,學會調整心態,避免大喜大悲和過度激烈的情緒波動,是非常關鍵的,多參加一些興趣愛好活動,培養樂觀心態,可以有效減少情緒對健康的傷害。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長期不治的牙齦問題

牙齒問題和心臟病看似不搭邊,甚至許多人會覺得這兩者之間毫無聯繫,但事實上,牙齦問題可以間接影響到冠心病的發生,甚至加速心血管的衰退。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某位年約70的患者,因為牙齦長期出血而不以為意,平時也只是自己隨便刷刷牙,漸漸地,牙齦問題加劇,牙槽骨逐漸萎縮,牙齒鬆動了,結果開始頻繁發炎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她覺得不過是“年紀大了牙齒不好”,便沒有採取任何治療。

直到她因胸痛被送到醫院,經過檢查後,我才得知,原來她長期的口腔炎症已經引起了體內細菌感染,這些細菌通過血液傳播,直接進入了心臟,引發了冠心病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你可能會問,牙齦炎和冠心病之間真的有這麼大關係嗎?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口腔中的細菌感染能通過血液進入心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這正是冠心病的根源

長期的牙齦炎症會導致細菌釋放的有害物質進入血液,進而加速動脈壁的老化、硬化,從而大大提高了患冠心病的風險。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老人即使生活習慣並不特別糟糕,卻最終因心臟病而去世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忽視牙齒健康,可能就是心臟病的“溫床”,口腔健康不僅僅是為了避免口臭、掉牙,更是關乎心臟、關乎全身健康的大事

如果忽視了牙齦問題,感染源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通過血液侵入你的身體,逐步加速心血管的衰退。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可能正是讓老年人容易患上冠心病的根源,我們通常忽略這些細節,直到出現嚴重癥狀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然而,正如我在日常診療中遇到的患者一樣,許多冠心病並非“突如其來”,而是長期積累的不良習慣所導致的。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因此,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注意,生活中那些看似無害的小動作,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加重了你心臟的負擔,最終導致疾病的爆發

通過科學的作息、情緒調節和飲食習慣調整,我們完全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風險,延長健康壽命。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畢竟,預防重於治療,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是避免疾病的根本所在,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現在開始,關心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方式,為了健康,少做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卻對心臟危害極大的事情。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冠心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張晏銘,於高修,王聰,等.早發冠心病發病機制與預防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學,2024

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 天天要聞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來源:昆明信息港_資訊】昆明信息港訊 5月5日,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為昆明市37年的老牌專業眼視光服務機構,此次升級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眼視光服務,涵蓋環境優化、設備新增及服務流程優化,進一步夯實其在眼視光領域的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聞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脫髮的困擾,尤其是成年群體。脫髮的表現,可能是在梳頭時發現掉發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邊堆積成團,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發……在遭遇脫髮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可能正是悄悄加劇脫髮的“隱形
夏季,要少吃綠豆西瓜,要多吃這3類菜,去濕寒,伏天少受苦 - 天天要聞

夏季,要少吃綠豆西瓜,要多吃這3類菜,去濕寒,伏天少受苦

夏日的陽光如同熱情的火焰,炙烤着大地,可很多人卻在這熱情似火的季節里,被莫名的疲憊與睏倦“纏住”,食慾也跟着大打折扣。你或許還不知道,這很可能是“濕寒”這個“隱形刺客”在悄悄作祟。中醫認為,濕氣是身體的“隱形負擔”,它常常與寒氣“勾結”,形
防大於治!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 - 天天要聞

防大於治!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

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致病機制錯綜複雜的重大致殘性智力退化疾病,至今仍未研發出特效治療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面臨全球最嚴峻的老齡化態勢——老年人口規模居首且增速領先,同時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處於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構建有效的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防體系,已然成為當前公共衛生領域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題...
孫淑華醫生:用畢生所學減輕病痛,用仁心仁術詮釋大愛 - 天天要聞

孫淑華醫生:用畢生所學減輕病痛,用仁心仁術詮釋大愛

在北京呼吸醫學領域,孫淑華主任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幟。50年臨床生涯中,她將全部熱忱傾注於呼吸系統疾病研究,這位北京北沙灘中醫醫院呼吸科的專家,尤其在肺結節、慢阻肺等疑難病症上建樹頗豐。然而比醫術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始終如一的信念:"醫者,當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