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2025年02月12日14:03:13 健康 1031


元宵節是象徵團圓與希望的節日,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這份甜蜜卻可能成為健康隱患——傳統湯圓高糖、高脂、高熱量,糯米外皮升糖速度快,餡料中糖分和油脂含量驚人。


每年此時,糖友總在“吃與不吃”之間糾結。


今天教你一個吃湯圓不升糖的方法!


01

第一步:評估自身條件


1.可謹慎嘗試者:


近期血糖比較穩定,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血糖<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7%,無急性併發症,且能掌握血糖監測與藥物調整技巧。


這類糖友在元宵節這天可以吃湯圓,每頓最好不超過4個,同時減少相應能量的主食


2.不建議食用者:


血糖控制不穩定、合併嚴重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近期發生過酮症酸中毒者。


02

第二步:選擇更安全的湯圓


1.外皮改良:


優先選擇含雜糧(蕎麥、燕麥、魔芋粉)的湯圓,降低GI值。


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 天天要聞


避免二次加工如油炸湯圓(熱量翻倍),可選擇水煮或蒸制


2.餡料優化:


低糖版:木糖醇、赤蘚糖醇代糖餡料(需注意可能引發胃腸不適)


高蛋白版:雞肉、蝦肉等鹹味湯圓(減少糖分攝入)


天然甜味:南瓜、紫薯等無添加糖薯類餡料。


03

第三步:嚴格控制攝入量與食用方式


1.分量建議:


每次不超過2-3顆(約50克),替代主食(1顆湯圓≈半兩米飯)。避免空腹食用,作為正餐的一部分而非加餐。


2.搭配技巧:


延緩升糖:先吃蔬菜(如涼拌菠菜、清炒芥蘭等),再吃蛋白質(豆腐、蛋、肉等),最後吃湯圓。


增加飽腹感:搭配高纖維食物(如全麥、燕麥食品、奇亞籽飲品、銀耳湯等)


輔助控糖:餐後飲用綠茶(富含茶多酚,抑製糖吸收)


04

第四步:運動干預


餐後1小時進行至少30分鐘中低強度運動,促進血糖利用,避免餐後血糖升得過高過快。


可以選擇慢跑、快走、跳舞、騎自行車、太極拳等,以自己感覺微微出汗為佳。


避免空腹運動或劇烈運動,防止低血糖


05

第五步:替代方案:健康版“湯圓”創意食譜


若對傳統湯圓顧慮較多,可通過以下方式保留節日儀式感,下面介紹幾種“健康版”湯圓



1. 低GI湯圓

CORPORATE CULTURE


食材:銀耳20克、山藥100克、枸杞10克、木糖醇5克。


做法:銀耳泡發後與山藥同煮至黏稠,加入枸杞與代糖調味。


優勢:富含膳食纖維與抗性澱粉,升糖速度緩慢。



2. 蛋白質湯圓

CORPORATE CULTURE


食材:雞胸肉泥150克、香菇丁30克、胡蘿蔔丁20克、魔芋粉皮。


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 天天要聞


做法:將餡料包入魔芋粉皮中蒸熟,蘸醬油醋汁食用。


優勢:近乎零碳水,高蛋白低脂。



3. 蔬菜湯圓

CORPORATE CULTURE


食材:紫薯泥、南瓜泥、西蘭花碎,搓成小球後蒸熟,用竹籤串起。


優勢:天然甜味+豐富膳食纖維,可作為節日茶點。



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理








1. 食用後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

CORPORATE CULTURE


血糖>13.9mmol/L即補飲溫水,增加活動量,2小時後複測。


口渴、多尿、呼吸深快,有爛蘋果氣味:可能為酮症酸中毒前兆,需即刻就醫。


心悸、手抖、冷汗:警惕低血糖,立即補充15克速效糖(如葡萄糖片)



2. 節日期間的血糖監測計劃

CORPORATE CULTURE


常規監測:空腹、餐後2小時、睡前各測1次。


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 天天要聞


特殊監測:食用湯圓後每30分鐘測1次,連續監測2-3小時。


正確理解無糖湯圓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無糖湯圓,但這個“無糖”的概念,本質上只是不額外添加蔗糖,但它卻仍含有其他碳水化合物,如製作湯圓外皮的糯米粉等,也屬於糖類


另外,湯圓的餡兒主要有黑芝麻、豆沙、桂花、紅豆等,油脂的含量並沒有減少。即使沒有糖,也不等於少放油。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血糖穩定,可以偶爾吃這一類的“無糖食品”,但是攝入量要包括在每日主食的攝入總量中。對於血糖波動很大、血糖值很高的患者,仍建議謹慎選擇。


元宵的“圓”寓意圓滿,糖尿病患者並非絕對禁食湯圓,但需遵循“少量、改良、搭配、監測”四大原則。


糖尿病管理的最高境界,正是找到“享受生活”與“科學控糖”的平衡點。


願每位糖友都能度過一個安心、甜蜜的元宵佳節!


元宵節快樂!


作者:陳泉峰 駐馬店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 天天要聞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近日,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劉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脫髮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經檢測,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