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2025年01月21日07:00:33 健康 5864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落實情況如何?一些政務app還需重視“技術”升級。

圖文|南京大學“數據新聞”課程

2024秋季學生

高清瑤 童巧姝 周娉羽

責編|高磊 黃璽澄

指導老師|陳志聰 王辰瑤

傳播策劃|俞汶希

        (上述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家書”,原標題為《“一件事一次辦”,辦得如何了? | 數說中國》。

數字時代,你有沒有通過“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等在線服務辦理過個人事務?事實上,《關於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指導意見》已在我國實施快兩年了。

“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落實情況如何?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1:《關於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指導意見》

我們通過對比2020年和2023年各省級行政區(港澳台地區除外)政府門戶網站公布的政府網站年度報表中的多項相關數據,試圖一窺各地數字惠民落實的現狀。(因部分地區2020年數據已無法獲取、部分數據隱藏,本數據報道將這些無數據地區視為缺省值)

線上辦件總量最高的省,一年辦3.8億件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2: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2023年線上辦件總量

2023年,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線上辦件量差異較大。江蘇省的線上辦件量最高,接近3.8億件;其次是河北省和山東省,線上辦件量也較高,均超過2億件。而一些省份如山西、西藏、青海等,線上辦件量相對較低。總的來說,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呈現線上辦件能力良好的情況,中部和東部地區表現更為突出。

可全程在線辦理事項量:大幅增長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3: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線上辦件量變化

從2020年至2023年,全國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的可全程在線辦理事項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數據顯示,大部分地區的可全程在線辦理事項量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尤其是湖南、陝西、新疆等地增長率遠超其他省份,由此可見,在“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後,多數地區的線上辦件服務的基礎條件都有所改進。

總訪問量:河南最高

根據2023年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年度報告統計發現,全國各省級行政區門戶網站2023總訪問量達到了一個新的量級,其中河南省的數量尤為領先,達到16億次訪問量。四川省和湖南省的註冊用戶量也已突破6億。各省級行政區門戶網站的註冊用戶量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中部和東部地區的省份普遍多於西部地區,這可能與其更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有關。同時,這與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泛的互聯網政務普及率也密切相關。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4: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2023年度總訪問量

各省政府門戶都有這個板塊

“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之後,國務院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根據指導意見設置了針對個人和企業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板塊。該板塊顯著提升企業和個人辦事的效率與便利性,將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門、需要多次申請的服務集中到一個平台上辦理,實現了“一次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最多跑一次”的目標,界面設計友好,分類清晰,操作簡便,極大地方便了用戶,提升了政府的政務服務水平。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5: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個人服務類“高效辦成一件事”示意圖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6: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企業服務類“高效辦成一件事”示意圖

不想上網站?還有這些移動端

在不斷優化政府門戶網站的基礎上,為了更好提供便民服務相關信息,各地政府還進一步採取了開發小程序、app等政務信息發布移動端媒體的舉措。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7:各類型政務信息發布移動端媒體佔比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8:各省級行政區政府移動新媒體類型變化

圖7顯示,在各類型的政務信息發布移動端媒體中,微信(包括小程序和服務號)是各地政府開發最多的移動端媒體形式,佔比43.94%。微博佔比34.85%,緊隨其後。app客戶端佔比18.18%。網媒賬號佔比3.03%,相對較少。

由圖8可知,在“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後,多數原先沒有專門開展移動端媒體的行政區也開設了多平台信息發布,部分行政區如北京、重慶等直轄市則是整合了多個移動端媒體的功能,減少了個別平台的媒體發布賬號。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9:各省級行政區政府移動新媒體類型變化

百姓怎麼看?

百姓如何看待這些在線便民利企的數字政務服務呢?

我們爬取2024年10月29日前提及各地政務app的個人用戶微博帖子正文,篩選後獲得2876條有效帖子,利用“微詞雲”進行分詞處理和詞頻分析,刪去無用詞後製作出詞雲圖,試圖分析民眾的關注點以及情感傾向。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圖10:用戶反饋詞雲圖

通過分析政務app相關的微博帖子內容,我們發現以下關鍵詞頻繁出現,反映了用戶對政務app的主要關注點和需求。“方便”、“查詢”、“申請”、“辦理”——這些詞彙的高頻出現表明用戶非常重視政務app提供的便捷服務,如在線查詢、申請和辦理各類事務。“手機”、“身份證”“系統”、“功能”等詞顯示了用戶對政務app的功能性的要求。“政務服務”、“平台”、“應用”——這三個詞的組合反映了用戶對政務服務平台的整體認知和評價。“時間”、“開始”、“結束”——時間管理也是用戶關注的重點之一。無論是辦事流程的時間安排還是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都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的好壞。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圖11:用戶反饋詞頻分析

正面情感詞雲圖展示了用戶對政務app的積極評價和認可。其中,“好用”、“方便”、“快捷”、“實用”等詞語佔據了顯著位置,表明用戶普遍認為政務app提供了便利的服務和良好的使用體驗。此外,“感謝”、“支持”、“滿意”等詞語也多次出現,顯示出用戶對政務app的高度讚賞和支持態度。

負面情感詞雲圖揭示了用戶在使用政務app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和不滿之處。其中,“垃圾”、“無法打開”、“卡頓”、“崩潰”等詞語較為突出,表明部分用戶仍然遇到了應用程序運行不穩定或功能不完善的情況。

綜合上述數據,我們認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近年來各省級行政區政府門戶網站的線上服務能力和用戶規模都在不斷提高。同時,數字政務服務也在不斷從網站向移動端拓展。不過,從反饋看,一些政務app還需重視“技術”升級,方能優化用戶體驗,增強滿意度。

*參考資料及數據來源:

[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19982.htm

[2] 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20、2023年年度報表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

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

也可加入家書社群,一起熱烈暢談

“一件事一次辦”兩年來,辦得如何了? - 天天要聞

本文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wechina微觀中國”項目、未來編輯部一流課程的學生實踐作品。

歡迎您通過投稿、提供線索等方式,和我們一起,在宏大敘事里找到微觀中國!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也沒吃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廣州這幾天的雨帶有後汛期的特徵一直下個不停從昨日(6月30日)的天氣看連日來的雷雨天氣開始出現轉折今天廣州還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轉以雷陣雨為主了35℃高溫即將重回C位雷雨逐漸減弱35℃高溫蠢蠢欲動廣東省氣象台預計,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強,受偏南氣流輻合影響,廣東大部多雲,中南部多雷陣雨天氣,局部雨勢較...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一個手外傷的人,居然去檢查內臟?”6月30日,江蘇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市和橋醫院)處理手部傷口,卻被告知需要進行多項內科彩超檢查。手部被玻璃劃傷住院需做多項彩超檢查據朱先生介紹,前幾天,他的堂哥在換玻璃時不小心被玻璃劃傷,前往了距離最近的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聞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來源:福州晚報】“四年了,終於找到這怪病‘真兇’!”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裡看着恢復正常的腳踝、腳趾60多歲的程大叔熱淚盈眶4年前,程大叔發現左側腳踝、腳趾無法正常動作,他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無果。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