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趙露思患病就醫的消息一直牽動着網友的心。
從2024年12月27日網友發文稱趙露思坐着輪椅到醫院就診,到趙露思工作室官微稱18日趙露思就因突發身體不適,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接受檢查治療,目前在遵醫囑治療休養,再到趙露思朋友發聲,終於,在新年第一天,2025年1月1日,趙露思發微博回應了。
她表示自己從2019年就已經出現抑鬱情緒,此後身體都伴隨着各種不適癥狀,到2024年出現頻繁乾嘔、眩暈、關節疼、頸椎疼等明顯軀體化癥狀和過敏加重的情況。在她的微博配圖中,有一張是診斷書,上面寫着“診斷:分離[轉換]性障礙”。

圖源:微博@趙露思的微博
一時間,分離[轉換]性障礙以及軀體化引來不少網友關注。
這兩者分別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分離[轉換]性障礙是什麼?
分離[轉換]性障礙即“癔症”,又稱“歇斯底里症”。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指無法控制的恐懼、興奮、憤怒等。
早些時候,癔症被認為是女性特有的疾病。17世紀後,隨着醫學的進步,人們才逐漸意識到癔症是因精神創傷影響軀體功能的一種疾病。後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國際疾病分類-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將此病改稱為“分離(轉換)性障礙”。
那分離(轉換)性障礙究竟是什麼病症?
美國心理學會(APA)發布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將“分離(轉換)性障礙”明確定義為“功能性神經系統疾病”。
我國工程院院士、精神病學專家沈漁邨在《精神病學》一書中解釋道,分離(轉換)性障礙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情緒激動、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於易患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
具體來說,分離(轉換)性障礙主要分為“分離障礙”和“轉換障礙”兩種障礙。
分離障礙是病理性的心理壓力導致的,應激水平擾亂了人格的正常水平和精神生活,以至於患者的某些體驗、思維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從意識中剝離,“分離”一詞描述的就是這種剝離感,通常表現為記憶、意識、身份或認知的擾動和崩潰等。
分離障礙又有以下幾種可能。
分離性身份障礙:患者會在兩個及兩個以上不同的人格狀態間轉換。
分離性遺忘症:患者由於創傷或應激事件暫時失去記憶,尤其是情景記憶。
人格/現實解體障礙:患者突然感到與自身或環境分離,有“不真實”的感覺。
而轉換障礙,即患者將自己遭遇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內心產生的不快,以各種各樣的軀體形式表現出來,主要是在運動上和感覺上有變化。
常見的運動癥狀有肢體無力或癱瘓、舞蹈樣運動、震顫、步態異樣或怪異姿勢;感覺癥狀包括麻木、感覺減退或缺失。有時還會突然發作,出現抽搐、意識模糊、暈厥、咽部異物感、構音障礙或失音、復視的情況。在網友一開始曝光的信息中,醫院裡的趙露思被人用輪椅推着,這一情況或許就是轉換障礙在運動方面的癥狀。
另外,趙露思在微博中提到她在2019年出現過抑鬱情緒,值得一提的是,抑鬱情緒並不等於抑鬱症,同時分離(轉換)性障礙也不是抑鬱症。
抑鬱情緒是一種常見的負面情緒,表現為持續的心境低落、興趣和快感缺失,精力減退和自我評價低等,是介於健康與抑鬱症之間的亞健康心理狀態。抑鬱症在精神病學中的專業名稱是“抑鬱障礙”,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心境障礙,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改變。
所以抑鬱情緒只是一種心理狀態,而抑鬱症和分離(轉換)性障礙是精神病學中兩種不同的疾病,不可混為一談。
那麼,趙露思所說的“軀體化”又是什麼呢?
軀體化是什麼?
軀體化的概念於20世紀初由德國精神治療師Stekel提出。1924年他用一個自創的德文詞Organsprache來命名一種“情感狀態轉換為軀體癥狀”的現象,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少醫生和精神病學會都嘗試重新給這一現象命名,比如軀體化和軀體化障礙。
2013年,DSM-5將以前的術語(包括軀體化障礙、轉化障礙和軟骨病)合併為一個新的診斷術語: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不過現在也會繼續使用“軀體化”一詞,在當前精神病學和心理障礙的疾病分類學中,軀體化用來泛指各類精神或心理障礙中伴發軀體癥狀的現象,是一種心理衝突轉化為軀體痛苦的過程。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提及的軀體化障礙表現主要有:
消化道癥狀:食之無味、感覺口腔黏膜及舌苔增厚;
腹脹、脹氣;
噁心、嘔吐、返酸水;
大便習慣改變、便稀、水樣便;
呼吸循環系統癥狀:胸悶、呼吸急促、胸痛;
泌尿生殖系癥狀: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
生殖器不適感;
皮膚不適:疤痕,皮膚、關節疼痛、麻木、刺痛感。
影視劇中也有呈現主角軀體化的場景。網劇《失笑》里,男主梁代文(林一 飾)患有述情障礙,感知不到情緒的同時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他一旦出現情緒波動,手就會感到疼痛,這其實就屬於軀體化表現。

圖源:微博@失笑官微
而趙露思說自己頻繁出現乾嘔、眩暈、關節疼、頸椎疼,也確實符合軀體化的某些消化道癥狀和皮膚不適的情況。
另外,趙露思朋友此前透露的消息還提到了趙露思出現過“失語癥狀”,這裡要說明一下,失語並不等於失語症。
失語症是由於大腦受損引起的獲得性言語障礙,臨床表現為理解、表達、閱讀、書寫、複述、命名等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它的前提是意識清晰,沒有精神障礙和嚴重的智能障礙,同時發音器官也沒有問題。
而趙露思的診斷書只寫明了“分離(轉換)性障礙”,未顯示大腦受到損傷等更多情況,不能判斷就是失語症。前面的分析也提到轉換障礙存在麻木、感覺減退或缺失的癥狀,從這個角度看,趙露思的失語癥狀可能是由分離(轉換)性障礙引起的。
再回到趙露思生病這件事上,精神類疾病並不只是內心的不適,它還會引起一系列軀體癥狀。心理健康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它對人也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1]陸林.沈漁邨精神病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歐紅霞.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M].人民衛生出版社,2021.
[3]王創,雷美英,江源,等.癔症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華南國防醫學雜誌,2013,27(02):137-141.
[4]王剛.從癔症到功能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轉化:診斷與治療[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22,22(12):1099-1100.
[5]王一方.癔病:疾病史敘事與思想史鉤沉[J].醫學與哲學,2022,43(23):7-11+21.
[6]錢波.軀體化障礙與抑鬱症的相關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7.
[7]陳子晨.軀體化現象在中西方文化下的解釋模式差異[D].南開大學,2014.
[8]高猛,周春芬.自療還是治療?——抑鬱症就醫、陪護指南[M].成都時代出版社,2021.
作者:敏敏 張藝
編輯:田納西
值班編輯: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