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最後一天,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上對2025年衛生健康領域重點工作進行了梳理,其中多次提及基層醫療,並在2025工作總要求中提到更好推動資源向基層、預防和中醫傾斜,具體部署中明確將以基層為重點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均衡發展。會議還首次提到:醫療領域也要助力促消費、穩增長、增後勁,積極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兩重”“兩新”工作,提高醫療衛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發展健康產品、治未病和特需醫療等消費。作為2025衛健領域重點工作推行,這說明基層醫療和消費醫療的春天或許要來了。除此之外此次大會還將2025-2027年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兒科、精神衛生服務也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布的消息,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2025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24年衛生健康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按照此次發布的會議通稿,2025年衛生健康領域共有十項重點工作,小編認為以下內容是需要非公醫療領域密切關注的。
強基層醫療仍是重中之重。官網方發布的消息中多次提及基層醫療,在2025工作中總要求中提及:堅持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更好推動資源向基層、預防和中醫傾斜,更好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保障和運行機制,更好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堅實基礎。通稿中對強基層這項工作具體這樣表述:以基層為重點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均衡發展。積極謀劃推進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落實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功能定位,以緊密型醫聯體為抓手推進縣域服務能力整體提升,推進資源薄弱縣常態化巡回醫療全覆蓋,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質增效。建議非公醫療機構要關注薄弱醫療地區的機會,與國家戰略同步同向發展。
醫療服務價格或將提升,醫改更加強調公立醫療公益性原則,三明醫改全面推開。目前經過前期醫改的努力,目前醫藥耗材的價格比例已經被打下來,檢驗檢查比例也將進一步通過“互認”等舉措被打下來,那麼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必將推行,當然部分醫療服務價格也有調低的風險。通稿2025重點工作第三項中這樣表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維護公益性的運行保障機制。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和醫改工作的領導,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以地市為單位全面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推進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以公益性為導向,推進公立醫院編製、醫療服務價格、薪酬等動態調整,創新醫療衛生監管手段,加減並舉穩定公立三級醫院醫療床位規模,優化調整二級公立醫院功能定位,推進落實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政策。
兒科和精神衛生專科迎來發展新機遇。此次會上將2025-2027年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持續推進擴人員、提能力、上水平、優服務。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集中全系統力量,在兒科服務、心理和睡眠門診服務、血液透析服務、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托育服務、血費減免、健康知識宣傳等方面實施8項為民服務實事。
老年上門護理服務,醫養結合仍是需重點關注領域。第七項重點工作中這樣表述:研究促進生育政策,擴大老年健康服務供給,落實好一攬子生育支持政策。開展早孕關愛行動,推進老年上門護理服務。推進醫育、醫養結合,着力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引導有條件的縣區級醫療機構延伸開展托育或醫養結合服務。
消費醫療領域春天或許要來了,首次重點提到發展健康產品、治未病和特需醫療等消費。這次會上首次提及要助力促消費、穩增長、增後勁,積極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兩重”“兩新”工作,提高醫療衛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發展健康產品、治未病和特需醫療等消費。非公醫療機構要清醒的認識到,必須積極布局和發展消費醫療。
嚴肅醫療領域未來普惠和微利肯定是大勢所趨,公立醫療改革進一步堅持公益性,未來嚴肅醫療領域更多的是賺醫療服務本身的錢,靠賺藥品等差價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而此次衛生健康工作會上提到的健康產品、治未病和特需醫療等消費應該是布局的重中之重。健康產品開發上可以將保健食品、特醫食品、中醫藥茶飲等進一步開發,治未病上可以瞄準生活方式醫學、心理療愈、中醫治未病等領域做進一步延展開發。公立醫療機構或者高端非公醫療機構進一步瞄準特需醫療領域做拓展,瞄準海外人群市場的國際醫療也將成為可積極布局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