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屬於“藝術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張先生,你這肝可熬得夠久了,幸虧今天來了,再拖下去,問題就大了!”
醫生的話讓張建國後背一陣發涼。
他坐在診室里,手心裡全是汗,腦子裡還在回放早上那一幕:他在公園晨跑,跑着跑着就覺得肚子有點脹,還噁心想吐,緊接着眼前一陣發黑,差點沒栽倒在地上。
幸好旁邊有位遛狗的大爺扶了他一把,還建議他趕緊去醫院看看。
張建國今年38歲,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
別看年紀不算大,可常年加班熬夜,煙酒不離身,飲食不規律,生活早就失去了“健康”二字。
他一向覺得自己是“鐵打的漢子”,頭痛腦熱都能扛過去,沒想到今天差點沒扛住。
醫生仔細檢查後,皺着眉頭說道:“肝功能有些異常,B超結果顯示你的肝臟有輕度脂肪浸潤,而且還有肝區不適的癥狀。
你這些年是不是經常熬夜、喝酒,還不吃早飯?”
張建國一聽,頓時愣住了,結結巴巴地答道:“這……這還真被您說中了。”
醫生敲了敲桌子,繼續說道:“肝病大多是‘熬’出來的,你今天的癥狀就是肝臟在報警。
尤其是你說的噁心、腹脹,還有肝區疼痛,這三種表現不能忽視,說明你的肝臟已經不堪重負了!”
醫生停頓了一下,看到張建國一臉茫然,便換了一種更通俗的方式:“張先生,你知道嗎?肝臟就像公司里的加班小能手,什麼毒素、廢物,它都默默地處理,平時不會輕易‘抱怨’。
但等它真的‘罷工’了,那就是大麻煩!”
他接著說道:“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所以很多人即使肝功能受損,也不會覺得疼痛。
你今天的腹脹和肝區不適,其實已經是‘罷工’的信號了。
再加上噁心、食慾減退這些表現,說明肝臟的排毒能力已經開始下降。”
張建國聽得頭皮發麻:“可是醫生,我之前沒有什麼特別嚴重的不舒服啊,怎麼突然就這樣了?”
醫生嘆了一口氣:“就是因為肝臟太‘忍’,所以很多人都忽略它,直到問題嚴重才發現。
你這種情況還算髮現得早,有些人直到肝硬化甚至肝癌才注意到問題,那時候想治就晚了。”
醫生打開一份患者教育手冊,翻到“肝病誘因”那一頁,指着上面的“熬夜”兩個字說道:“你們這些互聯網行業的人,熬夜是家常便飯吧?殊不知,這對肝臟的傷害最大。”
張建國點點頭:“確實啊,經常項目趕不上進度,我基本每天都得熬到凌晨一兩點。”
醫生搖搖頭:“人體的肝臟修復主要在夜間進行,尤其是晚上11點到凌晨3點。
如果你這個時間段不睡覺,肝臟得不到休息,時間一長,肝細胞就容易受損。
另外,熬夜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這也增加了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風險。”
他說著還補充了一句:“你知道嗎?根據一項研究,長期熬夜的人肝功能異常的發生率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兩倍!
所以,熬夜不是‘鐵打的漢子’,而是‘肝’的殺手!”
張建國聽得直冒冷汗:“醫生,這麼嚴重啊!那我以後是不是得早睡?”
醫生點頭:“沒錯!睡眠對肝臟的恢復至關重要,特別是要保證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給肝臟留出修復的時間。”
張建國抬起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醫生,那熬夜我改,可我平時應酬也不少,這酒怎麼辦?”
醫生聽完,語氣更嚴肅了:“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可不比熬夜小!
你知道酒精進入身體後,90%都需要肝臟代謝嗎?喝酒越多,肝臟的負擔就越重。”
為了讓張建國更加直觀地理解,醫生舉了個例子:“我最近接診了一個患者,40歲出頭,幾乎天天喝酒,有時候一次能喝半斤白酒。
幾年下來,脂肪肝直接惡化成了酒精性肝炎,再拖着沒治,現在已經是肝硬化晚期,肚子里積滿了腹水,每天走路都費勁。”
他接着解釋道:“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最終形成疤痕組織,也就是肝纖維化。
如果不及時戒酒,纖維化會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這時候再想恢復就難了。”
張建國苦着臉問道:“那我能不能少喝點,比如一周喝兩次?”
醫生搖頭:“少喝不等於沒傷害,尤其是你這種肝臟已經出現異常的人,最好完全戒酒。
另外,戒酒後還要定期複查,確保肝功能恢復正常。”
醫生翻開另一本資料說道:“除了熬夜和喝酒,飲食不規律也是傷肝的一大原因。
我問你,你平時吃早飯嗎?”
張建國尷尬地笑了笑:“不太常吃,早上時間緊,基本就是隨便喝杯咖啡算了。”
醫生拍了拍桌子:“怪不得!肝臟代謝需要穩定的能量供給,如果長期不吃早飯,肝臟就會因為‘餓’而受損。
再加上你愛喝咖啡,空腹喝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對肝臟也是個負擔。”
他繼續說道:“還有一些人,喜歡吃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或者晚上吃宵夜,這些習慣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導致脂肪在肝臟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為了讓張建國更有感觸,醫生舉了個數據:“根據國內一項大樣本研究,超過30%的城市白領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
所以,要想護肝,必須調整飲食習慣。”
張建國連連點頭:“那我以後早點吃飯,多吃點蔬菜水果是不是就行了?”
醫生笑着說:“對!護肝的飲食原則就是低脂、低糖、高纖維,多吃綠葉蔬菜、全穀物、堅果,還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蛋、魚肉。
你還可以喝點綠茶或者檸檬水,促進肝臟排毒。”
最後,醫生語重心長地說道:“肝病的危險就在於,它往往沒有明顯癥狀。
但一旦出現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問題可能已經不輕了:”
1. 腹脹、肝區不適
“肝臟受損時,代謝功能下降,會導致腹腔內液體滯留,表現為腹脹。
另外,有些人會感到右上腹隱隱作痛,這也是肝區不適的表現。”
2. 噁心、食慾減退
“肝功能異常會影響膽汁分泌,導致消化不良,表現為噁心、食欲不振,甚至出現腹瀉或便秘。”
3. 皮膚和眼睛發黃
“如果肝臟受損嚴重,無法有效代謝膽紅素,就會導致黃疸。皮膚和眼睛變黃是最明顯的信號。”
醫生盯着張建國,補充了一句:“張先生,你今天來得很及時。
如果你再拖下去,不僅肝功能可能進一步惡化,還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比如肝硬化甚至肝癌!”
張建國聽完這番話,又想到自己公司里那些年輕的同事,便問醫生:“那醫生,像我們公司的那些95後、00後,天天熬夜趕項目,他們的肝臟會不會也有問題?”
醫生點點頭:“當然會!年輕人更要警惕肝病。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習慣比你們這代人還差,熬夜、喝奶茶、吃外賣這些習慣都會讓肝臟負擔加重。
而且脂肪肝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查出了脂肪肝。”
他最後說道:“年輕人保護肝臟的重點是預防,比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同時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千萬不要等到癥狀出現才重視,那時候就晚了!”
張建國心裡一陣感慨,想着回家一定要提醒公司的小年輕們,趕緊改改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否則“老肝”變成“病肝”,可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參考資料
[1]李俊,彭惠平,彭艷英,等.上海市郊區某鎮60歲以上老人脂肪肝患病現狀及其危險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