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中醫謂之“陰癢”,病因病機主要是肝經濕熱、濕熱之邪隨經下注蘊結陰部,或感染蟲絡、蟲擾陰部發為“陰癢”。
方一 紫草治療陰道炎
【主治】: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等。
【方葯】:紫草100g。
【制用法】:加水3000ml,大火煎40分鐘,濾出藥渣,每次坐浴30分鐘,每日2次,1日1劑,用藥至癥狀消失,化驗結果正常。
【編按】:紫草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涼血、利濕的功效。利用紫草治療各類陰道炎61例,其中治癒58例,用藥的間一般為5~7天,複發率很低,隨訪其中13例治療後3個月僅有2例複發。其臨床應用中未發現不良反應。此可說明紫草外用,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紫草外用治療陰道炎,中醫雜誌1996(02)]
方二 蛇床子散
【主治】:陰門瘙癢
【方葯】:蛇床子30g,川椒、百部各10g,龍膽草、黃柏、公英、苦參各15g,地膚子20g。
【制用法】:將上藥放予沙鍋內,浸泡15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後,再以文火煎10-15分鐘,水煎兩次,用紗布將藥液濾過放溫,先熏洗後坐浴15-20分鐘,日一劑,一日兩次,7天為一療程。
【編按】:方中蛇床子祛風燥濕,殺蟲止癢,其藥液可抑制皮膚真菌;黃柏、苦參苦寒,清解利濕、殺蟲。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兩葯有不同程度廣譜抗菌作用;公英歸肝經,清熱解毒散結,對外陰紅腫療效頗佳;龍膽草清解濕熱,瀉肝火;百部、川椒殺蟲止癢,地膚子含有皂苷及維生素A類物質,性苦寒,具有清熱止癢之功。諸葯合用有清熱燥濕,解毒殺蟲,止癢之效,對黴菌、滴蟲、老年性陰道炎引起的陰癢有顯效。此疾病治療不徹底易複發,在癥狀消失後,應及時鞏固治療1-2個療程。40例患者經過治療,臨床治癒28例,顯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韓薇.蛇床子散加減外洗治療陰癢40例[J].醫學動物防制,2008,(07):556]
方三 茵陳蒿湯加味
【主治】: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等。
【方葯】:茵陳20g,大黃、苦參各10g,紫荊皮、蒲公英、梔子各15g。
【加減】:心煩,口渴不欲飲,小便黃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加黃柏15g,蒼朮10g;陰部紅腫、糜爛,邊界鮮明,灼熱癢痛,舌紅苔黃,脈弦數,加牡丹皮15g,龍膽草15g;心煩,口渴,小便黃少,舌紅少苔,脈細數,加生地黃15g,知母15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10劑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用其他中西藥物。結合10%中藥洗液(即取藥液100ml加開水至1000ml混勻)熏洗坐浴患處,一日3~4次,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編按】:160例患者經過治療痊癒36例,顯效60例,有效5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3.75%。[朱光,費新潮.茵陳蒿湯治療陰道炎160例[J].河南中醫,2005,(01):68-69]
方四 濯毒滌癢湯
【主治】:多種陰道炎引起的陰癢
【方葯】:地膚子、苦參、百部、大青鹽各30g,生地、白鮮皮各20g,蛇床子、黃柏各15g,川椒、蟬蛻、五倍子、白礬各10g。
【制用法】:將藥物放入紗布袋中,於砂鍋中浸泡30min,煎煮兩次,藥液混合,趁熱熏蒸患處,溫度適宜(35~40℃)後浸泡患處15~20min,每日早晚各1次,7天為1療程。經期停止內服及外用藥。並辨證屬肝經濕熱者內服龍膽瀉肝湯加減方,辨證為肝腎陰虛者內服知柏地黃丸加減方,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注意事項:保持外陰清潔乾燥;用藥期間禁止性生活;黴菌、滴蟲陽性患者,有性生活者男方同時治療,雙方沸水煮內褲;忌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化燥生風;血糖高於正常值患者積極控制血糖。
【編按】:方中黃柏清熱燥濕,蛇床子、地膚子、川椒、苦參、百部殺蟲止癢;加入白鮮皮、蟬蛻祛風止癢,五倍子酸澀之性可收濕斂瘡;白礬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帶;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既可加強解毒之效,又反佐防止損傷局部皮膚。大青鹽,即戎鹽,味咸寒,咸可軟堅散結,寒可清熱解毒;川椒對多種革蘭氏陰、陽性菌均有抑制作用;苦參主要成分苦參鹼、氧化苦參鹼等成分,對大腸桿菌、滴蟲、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陰道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外用藥物熏洗,使藥力直達病所,通過黏膜吸收迅速,內外合治,雙管齊下,效果顯著。60例患者經過治療治癒49例,好轉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67%。[閆清雅,夏陽.濯毒滌癢湯為主治療陰癢60例[J].山西中醫,2012,28(03):41-42]
方五 陰癢外洗方
【主治】:主要用於肝經濕熱、或肝鬱脾虛,化火生濕、濕熱下注,蘊結陰器,或感染蟲毒之陰癢,如濕疹,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等。另外,對其它部位濕疹、疥瘡、過敏性皮炎、頑癬等亦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方葯】:荊芥、防風、地膚子、蛇床子
【用法】:上藥各10-30克,加水1000毫升煎沸10分鐘,濾出藥液即可熱敷、坐浴、沖洗,每付葯可煎用2次。
【編按】:方中荊芥,防風散風除濕,地膚子善治皮膚濕熱疹毒,蛇床子殺蟲清濕熱,以治療濕癢、疥瘡、頑癬等疾為特長。四葯組成散風除濕、清熱殺蟲之外洗方,對治療陰癢確有一洗癢止之神效。100例患者,病程最短4天,最長20年,用藥少則1劑,多則5劑而愈,其中治癒97例,好轉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陰癢外洗方治療婦科陰癢100例陝西中醫學院學報1993(03)]
方六 二龍二子一粉方
【主治】:頑固性濕熱陰癢
【內服方】:煅龍骨、煅牡蠣各50g,龍膽草20g,梔子15g,車前子25g ,知母、黃柏、金銀花各30g,連翹25g,生地30g,竹葉30g,木通25g,赤芍10g,蒼朮25g,防風25g。
【外洗葯】:蛇床子、地膚子、土茯苓、苦參各50g,蒲公英、地丁、防風各30g。
【外敷藥】:滑石粉適量
【用法】:內服藥1劑,煎3次,取濃汁250ml,日3次,口服,最好於飯前服,外洗葯煎好,先熏後洗,每日至少3次,洗液不得重複使用,外敷藥在熏洗後敷於外陰部及陰道內。
【加減】:大便稀者,防風、蒼朮用50g;葯苦而難以下咽者加生甘草40g;用藥納呆者,加炒麥芽30g,雞內金30g。
【編按】:陰癢以濕熱為多見,多由嗜食辛辣,體質素蘊濕熱,外陰不潔等引起。在致病因素中,濕邪纏綿難愈,故治療相對困難,應用多種療法綜合治療,以期速效而持久。內服方中煅龍骨、牡蠣、龍膽草燥濕止帶,梔子、黃柏、知母能通利三焦濕熱,金銀花、連翹、生地、木通、竹葉清熱解毒,並使濕熱之毒從小便排出,赤芍、防風、蒼朮燥濕、清熱、疏風以止癢;外洗方中體現解毒止癢為主治法,外敷方中體現清熱燥濕通利之法。三法合用,標本同治,故常收良效。[二龍二子一粉方治療頑固性濕熱陰癢,吉林中醫藥,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