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一個月內兩次摔骨折,接受關節置換術後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2024年01月23日18:31:47 健康 2077

極目新聞記者 趙雪純

通訊員 王程 張慧娟 周麗

不到一個月時間裡,92歲的張婆婆因意外摔倒,左右髖關節相繼骨折。兩次骨折後,老人及家人都相信醫生、堅持做關節置換手術,如今翻身、坐起都沒有問題,成功恢復了日常生活的能力。1月22日,在家人的陪同下,老人順利出院。

2023年11月底,張婆婆在家中不慎摔倒,隨即感到右側髖關節劇痛,無法行走。起初,家人認為張婆婆在家卧床休息便能恢復,然而她的疼痛和腫脹情況愈發嚴重,這才緊急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經過完善相關檢查,張婆婆被確診為右側股骨頸骨折。醫生對張婆婆病情進行充分討論後,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程文俊決定選擇為她做微創前路關節置換手術。該手術方式對肌肉組織損傷更小、術後康復更快,並且,術後假體脫位的風險更小。術後第二天,在康復師和關節外科醫生的共同指導下,老人即可下床活動,不久便康復出院了。

九旬老人一個月內兩次摔骨折,接受關節置換術後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 天天要聞

手術後的張婆婆

然而,出院不到一個月,張婆婆夜間起床時再次摔倒,左側髖部疼痛明顯,無法活動。家人再次將她送回武漢市第四醫院關節外科中心尋求醫生的幫助,這次張婆婆被確診為左側股骨頸骨折。由於高齡、基礎疾病多,且不久前剛經歷過一次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家屬擔心張婆婆能否再次渡過難關。程文俊詳細分析了婆婆的病情後,聯合心內科、神經內科、麻醉科及手術護理等mdt團隊,進行多學科診療,為婆婆進行了第二次關節置換手術。

程文俊表示,骨折不僅使患者經受劇烈疼痛的痛苦,還會導致行動障礙,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於老年骨折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預防跌倒是防止髖部骨折的關鍵,建議市民家有老年人的,要為老人提供充分照護,減少老人摔倒的風險。

(來源:極目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