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菌如何呵護人體大健康?腸道專家做客《名醫來了》為你揭秘

2024年01月19日21:20:53 健康 8425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攝影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李蓓 馬遙遙

腸道是消化和吸收的場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80%的免疫力都來自腸道。腸道內擁有數以千億計的活性微生物,重量可達到1.5公斤,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這就決定了80%—90%的慢性疾病都跟腸道菌群有關係,如消化道疾病、代謝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腫瘤性疾病等,因此腸道健康與人的整體健康息息相關。

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究竟有着什麼樣的關係?如何才能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促進人體健康?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結直腸病專科/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主任陳啟儀、武漢市中心醫院腸功能障礙與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負責人劉磊做客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名醫來了》直播欄目,為廣大網友答疑解惑,該場視頻公開課吸引了超過33萬網友在線觀看。

小細菌如何呵護人體大健康?腸道專家做客《名醫來了》為你揭秘 - 天天要聞

直播現場

腸道既是人體主要消化器官,也是最大免疫器官

腸道在人體中究竟起着什麼樣的重要作用?陳啟儀介紹,腸道在人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免疫調節和內分泌調節等。它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負責消化食物,將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吸收到體內。此外,腸道還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能夠抵禦各種病原體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腸道還參與內分泌調節,分泌多種激素和神經遞質,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劉磊指出,腸道疾病在初期的表現可能因人而異,最常見的初期癥狀是腹痛,可能出現在腹部的一側或全腹。此外,還可能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增多,溏稀便,有時帶有膿血或黏液等癥狀。其它癥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體重下降等。

陳啟儀強調,危害腸道健康的常見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如經常熬夜、暴飲暴食等,會打亂腸道的正常代謝節奏,影響腸道健康。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也會對腸道產生負面影響,導致腸道功能紊亂。此外,疾病和不良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鍛煉、酗酒等,以及濫用抗生素、質子泵抑製劑類藥物,也會對腸道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小細菌如何呵護人體大健康?腸道專家做客《名醫來了》為你揭秘 - 天天要聞

直播截圖

80%的慢性疾病與腸道菌群有關,出現這些癥狀需警惕

陳啟儀介紹,腸道微生態是指寄生於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與人體之間相互作用,共同構成的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眼睛、口腔、皮膚、胃腸道、生殖道等七大系統,其中佔據最主要地位的是微生物數量最多的腸道微生態。腸道微生態中的微生物約有一千多種,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腸道微生態和人體之間是一種共生的關係,離開了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人體是無法單獨生存的。

劉磊指出,腸道菌群是寄居在腸道內的微生物群落,由許多細菌、真菌、病毒等組成,它們在腸道內發揮着重要的功能。腸道菌群能夠參與物質代謝、營養轉化、免疫調節、毒素排泄等多種生物化學過程,對人體的健康有着重要影響。80%—90%的慢性疾病的發生髮展都和腸道菌群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腹瀉、便秘、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腸道腫瘤等;神經系統的小兒自閉症、抑鬱症、焦慮症、雙相情感障礙、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病;代謝系統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其它如各種免疫性疾病等。

陳啟儀提醒,當出現便秘、腹瀉、脹氣等消化系統癥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且病程較長;口臭、舌苔厚、食欲不振等口腔和消化道癥狀;皮膚問題,如痤瘡、濕疹、過敏等;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其它如疲勞、失眠、營養不良等,都需要警惕可能是腸道菌群失衡引起的。

腸菌移植巧用糞便變良藥,幫助患者重建腸道健康

目前,腸道菌群移植是調整菌群失衡的核心治療方法。什麼是腸道菌群移植?劉磊介紹,從健康人的糞便中提取健康的功能性菌群,經過嚴格篩選後選擇合適的供體,然後通過自然腔道移植到患者的腸道內,幫助在患者腸道內建立平衡的腸道菌群。消化道疾病以及合併消化道癥狀的腸外疾病,都是腸菌移植的治療範疇。

陳啟儀指出,首先,醫生會對患者進行篩選和評估,以確定是否適合進行腸道菌群移植治療。供體是腸道菌群移植的關鍵,一般選擇健康的親屬或捐贈者作為供體。供體需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包括血液和糞便的檢測、傳染病、家族遺傳病、不良嗜好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同時,供體還需要進行詳細的問診和體格檢查。從供體的糞便中提取健康的功能性菌群,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製備,製成符合治療需要的腸道菌群製劑。將製備好的腸道菌群製劑通過內鏡、膠囊口服等方式移植到患者的腸道內。移植後監測與隨訪:在移植手術後,醫生會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和腸道菌群狀態,評估治療效果,並進行必要的後續治療和管理。

劉磊介紹,武漢市中心醫院胃腸外科/腸功能障礙與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是武漢市衛健委授牌成立的武漢市腸道微生態診療基地,也是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腸功能障礙與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分中心。對於患者,該中心有着嚴格的供體篩選與把關,大數據支持的供配體匹配系統,專業的醫療團隊,以及詳盡的移植前、移植中、移植後的全面指導,讓原本的難治性、疑難性疾病有得到治療的可能。

(來源:極目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5月25日-最新周日早上好漂亮圖片祝福 - 天天要聞

5月25日-最新周日早上好漂亮圖片祝福

1. 常聯繫!多溝通!天天活在幸福中❤️!心態好!快樂找!越活越覺年齡小!每天互相問個好!祝福我們永不老! 2. 新的一天,願我們一起與平安、健康、快樂、幸福❤️同行!一路出發,一路好運,世間美好都與你緩緩相遇✨!周末愉快! 3.
長壽老人腰子後的秘密!沒它再好的保健品也白搭 - 天天要聞

長壽老人腰子後的秘密!沒它再好的保健品也白搭

你知道嗎?長壽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秘密,答案竟藏在腰子後面!那些八九十歲還能下地幹活、耳聰目明的老人,年輕時未必頓頓山珍海味,但他們腰後的“凈水機”一定保養得特別好——沒錯,說的就是你的腎!腎好的人,身體會“說話”腎就像身體的“垃圾處理廠”,白
人到晚年,休息睡覺的最佳時間,早了解不吃虧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休息睡覺的最佳時間,早了解不吃虧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經歷過這樣一種感受:身體不太舒服,疾病成了生活里的“老朋友”,有時候躺在床上,腦子裡卻全是各種煩惱。疾病折磨着身體,影響着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時候連最簡單的事情也做不下去。治療上的反覆和不確定,讓人心裡憋悶又焦躁。畢竟,誰不想
幣圈KOL要當心,為交易所拉新涉嫌違法。 - 天天要聞

幣圈KOL要當心,為交易所拉新涉嫌違法。

5 月 24 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了一份通報,整治了一批網絡金融信息類賬號和網站。其中和我們Web3行業最相關的,是一批宣傳虛擬貨幣交易的賬號被“依法依約關閉”。這次通報中被點名的,包括微博賬號“火哥聊加密”“財經-徐彥文”“阿恩-論幣”,知乎賬號“00後富一代”等,官方認定他們通過曬收益截圖、群聊信息等方式,引導...
售賣“治癌產品”70餘萬元,長沙一“神醫”被判刑12年 - 天天要聞

售賣“治癌產品”70餘萬元,長沙一“神醫”被判刑12年

聽聞有專治癌症的特效產品高價購入卻使用無效維權不成反遭拉黑......此時 才驚覺竟是騙局一場近日,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售賣“治癌產品”騙取他人錢財的刑事案件,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劉某剛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責令其退賠違法所得。案 情 簡 介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劉某剛在沒有任何醫...
胃病患者,去醫院做兩個檢查就夠了,其餘的都是白花錢 - 天天要聞

胃病患者,去醫院做兩個檢查就夠了,其餘的都是白花錢

胃病這事,說起來真是讓不少人頭疼。尤其是步入中老年階段,身體稍有小恙,便可能被放大成嚴重的問題。胃不舒服,哪哪兒都難受,吃飯沒胃口,肚子脹氣,偶爾還隱隱作痛。這些癥狀逐漸使生活質量大幅下降。早上起床沒精神,上班沒勁,回家還得忍着不舒服,睡眠
鍾南山再發聲 - 天天要聞

鍾南山再發聲

據羊城晚報報道,5月24日,在2025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國家實驗室主任鍾南山通過雲端連線,為市民們透露了近期流感、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領域的最新進展。在講話中,鍾南山提到了在今年2月份因流感離世的女明星大S徐熙媛,
最新研究顯示 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顯示 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經過兩年的科學研究,中國抗癌協會今天公布,根據截止到2023年病曆數據分析顯示,目前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已從十年前的33.3%提升至2023年底的43.7%,相當於每年多挽救50萬患者生命。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全國預計新發惡性腫瘤病例482.5萬,包括結直腸癌、肝癌、胃癌、食管...
後背總喊“痛痛痛”?這些原因快自查 - 天天要聞

後背總喊“痛痛痛”?這些原因快自查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後背酸痛的經歷,有時是輕微的不適,有時卻疼得坐立難安。後背酸痛看似普通,背後卻隱藏着多種原因。了解這些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和緩解疼痛,守護身體的健康。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剖析後背酸痛究竟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