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中的這些“囊腫”,會癌變嗎?

2024年01月03日16:55:05 健康 1338

王先生今年單位體檢,檢查報告顯示右側腎臟上有一個直徑3cm的囊腫、肝臟2cm囊腫......


看到報告上的“囊腫”,王先生又急又怕,到底什麼是囊腫?會不會癌變?


如今,健康體檢的重要性已逐漸被人認識,超聲檢查也成為日常體檢的重要項目之一。不少健康人群在體檢時發現“肝囊腫”、“肝臟囊性灶”,“腎臟囊腫”等,對於一些缺乏醫學知識的人來說,這些詞彙既陌生,又讓人不安。


肝臟外科、泌尿外科專家來為你揭曉關於“肝囊腫”“腎囊腫”的秘密。

體檢報告中的這些“囊腫”,會癌變嗎? - 天天要聞

體檢報告中的這些“囊腫”,會癌變嗎? - 天天要聞

肝囊腫和腎囊腫的“囊腫”有什麼差異?會發生癌變嗎?

1、肝囊腫

肝囊腫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俗稱“肝水泡”,形狀多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由囊壁和囊液組成,囊壁外層為膠原樣組織,囊液多為澄清透明或淡黃色的液體。


肝囊腫以單發多見,發生率約2.5%-18%,女性居多,以20-50歲年齡段多見,亦可多發,常合併腎囊腫,亦有合併胰、脾、卵巢等囊腫。


目前主要認為,肝囊腫是胚胎時期膽管發育異常造成的,一些膽管退化與通道失去連接,異常膽管內上皮細胞由於逐漸生長和分泌液體,就形成了“水囊”樣的病變。


大多數情況下,肝囊腫的發展保持靜止狀態,增大不明顯,絕大多數不會發生癌變。但在臨床上有兩種少見情況需要警惕:

1、囊腫樣肝癌,常被誤診為肝囊腫;


2、具有較長的肝囊腫病史,隨訪中觀察到囊腫壁出現結節狀,同時合併一些肝癌指標較高。


2、腎囊腫

腎囊腫俗稱“水泡”,其發病率非常高,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超過50%都會有或大或小的腎囊腫。單純性腎囊腫的囊壁很薄,為單層扁平上皮,囊內含清亮漿液性液體。


單純性腎囊腫一般是良性病變,自然演變過程比較緩慢,通常數年內才會增大1cm。但是腎囊腫也有可能變成癌,其惡變率為3%~7%。腎囊腫發生惡變的特徵性表現主要有:囊腫的囊壁增厚、鈣化,囊腫內出現分隔、出血和新生物等,如果不重視,或者掉以輕心,非常容易漏診和誤診。


大多數單純性囊腫大多是後天形成,最初是由於腎小管梗阻堵塞形成小憩室,然後液體不斷積聚,憩室不斷增大而形成囊腫。而多囊腎則主要由於先天遺傳性因素,存在基因缺陷,導致兩側腎臟出現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囊腫。


傳統醫學認為腎囊腫多是由於先天遺傳或後天失養,腎氣受損,絡脈不和,致腎臟血水內聚而產生的內臟囊性疾病。


從囊腫的形成過程,我們可以知道,絕大多數的囊腫只會越來越大,不會自行消失。當囊腫形成以後,且不斷長大,可能還會牽拉腎臟包膜或者壓迫腎盂,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局部隱痛、脹痛等癥狀。


有時囊腫增大過程中可能會擠壓腎臟實質,從而導致腎臟喪失部分功能。甚至還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引起局部引流障礙,此時容易導致囊腫發生破裂、出血或者是感染等情況。


此外,前面我們提到過,還有部分患者發現後並未進行積極治療,病變持續進展,存在一定惡變概率。


體檢報告中的這些“囊腫”,會癌變嗎? - 天天要聞

肝囊腫和腎囊腫需要干預治療嗎?如果幹預治療,目前有哪些方法?


1、肝囊腫的干預策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魯教授介紹,並不是所有的肝囊腫都得治,有幾種情況需要積極治療肝囊腫:

1、肝囊腫較大(>5cm)或出現壓迫癥狀(壓迫胃壁引起餐後飽脹,或壓迫膽管引起黃疸等)。


2、短期內快速生長。


3.、繼發感染。


4、繼發出血。肝囊腫治療首先推薦微創外科切除,利用囊腫去頂術或囊腫切除術,術後效果良好,複發的風險也低。


然而,具體的手術方式需要由肝臟外科醫生結合患者的影像對囊腫大小以及囊腫與肝臟的周圍血管、膽管等解剖結構毗連關係綜合評估決定。

2、腎囊腫的干預策略


目前臨床上診斷腎囊腫比較可靠的方法有B超CT檢查和MRI檢查。臨床醫生可以通過腎囊腫的B超、CT和MRI表現,對腎囊腫進行分級,該分級系統被稱為“Bosniak分級系統”,簡單地說,就是:

I級囊腫:單純良性囊腫,囊壁薄、無分隔或鈣化,囊液為水;


II級囊腫:良性囊腫,伴有細小分隔和或鈣化點,分隔無強化;


III級囊腫:囊壁厚,囊內多分隔和鈣化,分隔有強化,超過50%幾率可能為惡性囊腫;


IV級囊腫:囊腫內含有強化的軟組織成分的惡性囊腫。


因此,對於I~II級囊腫,大多數情況是良性病變,可以選擇觀察隨訪,而III~IV級囊腫,有很大概率是腎臟惡性腫瘤,應儘快手術探查和切除。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葉定偉教授團隊數20年來專註於腎臟腫瘤領域手術和綜合治療,尤其是疑難病例、複雜病例的個體化保腎手術、新輔助治療後的根治術和晚期腎癌的綜合治療,擁有超過10000例早中期腎癌手術治療和超過3000例晚期腎癌綜合治療經驗,2023年1~11月腎腫瘤手術病例數已超過1000例。團隊充分發揮腫瘤醫院的專科優勢,通過組建多學科團隊,採取以手術治療為主,綜合應用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冷凍治療、介入治療、放射治療等多種手段,以提高患者生存率為目標,使腎癌的治癒率和生存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此外,如果囊腫中存在出血的情況,一般要積極進行對症止血治療,包括進行介入栓塞止血;如果囊腫發生感染,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囊腫發生破裂,還要判斷囊腫破裂的嚴重程度,必要時採取相應手術治療。

體檢報告中的這些“囊腫”,會癌變嗎? - 天天要聞

無需處理的肝囊腫和腎囊腫需要如何隨訪?飲食應該如何進行?


王先生最終通過增強CT等檢查明確了他的右腎囊腫是一個單純性囊腫,Bosniak分級為1級,因此可以定期複查隨訪觀察。肝臟囊腫較小,沒有出現其他臨床癥狀,也可以保持定期隨訪觀察。王先生這才鬆了一口氣。

那麼,無需處理的肝腎囊腫需要如何隨訪呢,飲食應該注意哪些?


1、肝囊腫的隨訪策略


一般而言,對於肝囊腫的直徑小於5cm,沒有臨床癥狀的患者,是不需要治療的,但也不能對肝囊腫完全忽視不管,需定期複查觀察肝囊腫的大小變化。


王魯教授介紹,新發的肝囊腫,2年內盡量每三個月到半年內複查一次肝臟B超,評估肝囊腫的生長速度;對於短期內大小變化不大的患者,可以適當延長隨訪時間,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B超。同時建議患者保留每次檢查結果,以便對比其前後變化,如能爭取在同一個B超醫生做檢查更好。


不治療的肝囊腫要保持正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忌飲酒、辛辣油炸油膩食物,同時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適當鍛煉。


2、腎囊腫的隨訪策略


絕大多數腎囊腫無癥狀,對人體健康通常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可以選擇隨訪觀察。如果囊腫較小,而且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的癥狀,可以暫時不做任何治療;但要定期複查,觀察囊腫是否繼續增大,以及增大的速度如何。


有癥狀或囊腫較大(直徑>4cm),在明確排除惡性腫瘤後,首選採用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將囊腫的“屋頂”掀掉,不讓囊液積聚。其優點是創傷小,複發率低。在懷疑囊腫有惡變可能時,更應及時手術探查,如果有必要,應完整切除腎臟病變。


此外,可以試試以下幾點對腎臟有益的日常生活建議:

1、食物的多樣性:吃多種蔬菜、水果和粗加工的主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每天都保證3~5種蔬菜,2~4種水果,特別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A原的深色蔬菜,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2、維持適宜的體重,避免體重過輕或過重。


3、保持適宜的體力活動,積极參加適宜的體育活動。


4、嚴格戒煙,建議不要飲酒。


5、每天紅肉(指牛、羊、豬肉及其製品)的攝入量在80g以下,儘可能選擇禽肉和魚肉;減少豆製品(豆腐等)攝入。


6、限制動物脂肪攝入,選擇植物油也要限量,總脂肪和油供能佔總能量的15%~30% 。


7、飲食宜淡不宜咸,每天用鹽不要超過6g,過量的鹽會損傷腎功能;並限制糖分的攝入。


8、不吃霉變和變質的食物。烹調魚、肉時溫度不要太高,不吃燒焦的食物,不吃烤肉和腌臘的食物。


9、對食物添加劑、農藥及其殘留物和其他的化學污染物,要監測其安全限量。


10、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葯,某些抗生素等。


11、積極監測、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同時也要控制血糖正常。

體檢報告中的這些“囊腫”,會癌變嗎?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 天天要聞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經成為許多人緩解壓力、恢復精力的重要習慣。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恰到好處的午睡能帶來“靈光一閃”,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時報資料圖研究發現:午睡一會真能靈感迸發!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個問題無果,午睡醒來後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 天天要聞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浙江94歲的張爺爺身體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肚子里有個會跳動的東西因為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認為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直到就醫檢查,連醫生都震驚了…腹中竟有一個直徑超8厘米、長度達15厘米的巨大腹主動脈瘤直到近期,張爺爺前往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資料圖“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布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