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在中醫中,我們常說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冬季如何用食療的方法養生?西湖國醫館北山分館楊水鳳建議,氣虛的人,可以冬季進行在葯食調理。

圖源視覺中國
氣虛一般在外表中表現為面色萎黃或蒼白,肥胖或水腫。說話有氣無力,做事懶散,舌體胖大帶齒印或苔白膩。
氣虛在女性中一般表現月經量少,經期前後不定,子宮脫垂,臟器下垂,咳嗽遺尿等氣不固攝等。
亦能表現為便秘,小便無力或有腿軟的癥狀。
還有氣虛則寒,血虛則熱和氣虛則麻,血虛則木等,這些需中醫師根據患者身體具體情況來做出判斷。
氣虛在五臟中主要體現及食藥方法
第一,心氣虛:心慌,精神異常,情緒不穩,甚至胡言亂語。
食藥方面:如人蔘、五味子、紅棗、蓮藕、雞肉、牛奶、益智仁、遠志等。
第二,脾氣虛:多體現為腹脹、消化不良、舌有齒印、大便黏膩,甚至四肢水腫。
食藥方面:如山藥、白朮、茯苓、党參、鱔魚、冬瓜等。
第三,肺氣虛:表現為容易感冒、抵抗力外界氣候變化及病毒差,容易出汗,氣短胸悶等。
食藥方面:可用蘿蔔、百合、蓮藕、銀耳、山藥、黃芪等。
第四,肝氣虛:多體現小腹脹痛,兩脅不適,四肢寒涼,痛經,陰寒等氣虛則寒的癥候。
食藥方面:如川芎、當歸、竹筍、白菜、茴香、肉桂、紅芪等。
五,腎氣虛:多體現在全身方面,精神欠佳,早泄,腰膝酸軟,小便多而無力,女性白帶等。
食藥方面:可常吃韭菜、洋蔥、山楂、覆盆子、生薑、黃芪、肉桂、杜仲等。
有的老百姓會問:我氣虛經常吃西洋參怎麼樣?和黃芪有不同的地方嗎?
當然有,西洋參偏涼性,而黃芪偏溫性,該怎麼選擇呢?
一般來說氣虛時間久了後,會導致血虛,因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府,氣有推動、化生、固攝血的作用。血對氣有濡養,化氣和載體的作用。氣虛則帶來血流不暢,導致陰血不足,形成氣陰兩虛的熱症,此時,西洋參是可以服用的。對於氣虛則寒的人來說,黃芪是最適合的。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