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變化大、空氣乾燥,是感冒多發季節。現在家家都有小藥箱,出現感冒癥狀有些人會選擇自行用藥,但是不分感冒類型盲目用藥,可能會適得其反。今天,我們簡單了解不同類型的感冒應該怎樣對症用藥。
一、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多發於秋、冬季節,一般是感受到外來寒邪,冷風侵襲所致,其主要癥狀有怕寒怕風,無汗頭痛,肢體酸痛,或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咽癢,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脈浮緊。
常用藥物:感冒清熱顆粒、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等。
預防措施: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
二、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多見於春季,外感風熱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小兒風熱感冒癥狀:小兒主要表現為發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干或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紅、脈浮而快。
常用藥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銀翹解毒片等;兒科常用的有小兒熱速清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別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屬於丙類傳染病。流感在我國以冬春季多見,臨床表現以高熱、乏力、頭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為主,而呼吸道癥狀較輕。
常用藥物:奧司他韋、連花清瘟膠囊、清開靈顆粒等。
特別注意: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
溫馨提示
感冒要注意區別,盲目捂汗不可取;
營養補充要慎重,清淡飲食是優選;
抗菌藥物不亂用,對症用藥是良策;
出現發熱不要慌,關注癥狀早就醫。
來源:健康日照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