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在中年群體里非常常見的疾病,它和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有50%-70%的糖尿病人都合併有這個病。
又或許你尚未診斷糖尿病,但一旦被它盯上,會讓你患糖尿病的風險升高2倍!
它就是很多人都有的脂肪肝!
脂肪肝需要做哪些檢查?如何儘早發現肝臟受損?
想要逆轉脂肪肝,有什麼適合中老年人的方法呢?
01
不疼不癢的脂肪肝
竟具有多重破壞力
1、脂肪肝升高糖尿病發病風險
張主任表示,脂肪肝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使得血糖“悄悄”升高。未來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人要高出2倍!
如果是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再合併脂肪肝,血糖就會更加難以控制。
權威的學術組織、美國糖尿病協會,也在今年發布了最新的指南,建議所有的2型糖尿病人都要進行肝臟的檢查,篩查有沒有脂肪肝、肝硬化等問題。
2、引起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在早期不疼不癢、很少引起不適癥狀,如果不是體檢時偶然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脂肪肝。
但是,如果不儘快干預,肝細胞內被不該存在的脂肪撐滿,出現脂肪變性。
長期下來一點一點損傷肝細胞,慢慢進展為脂肪性肝炎,轉氨酶升高,出現乏力、噁心、食慾不好、腹脹等不適。
如果還不重視,肝細胞進一步受損,出現纖維化改變,離肝硬化甚至肝癌就又近了一步。
小貼士:乏力、休息後無法緩解,可能是肝功能受損的早期癥狀。
3、牽連全身多個系統
除了糖尿病和肝硬化之外,患有脂肪肝的人,多囊卵巢綜合症、冠心病、骨質疏鬆、結直腸癌、肌肉減少症等疾病的風險也會升高。可以說是全身都“遭殃”!
這樣看來,脂肪肝不僅不是“小毛病”,還是一個“狠角色”!無論有沒有確診糖尿病,都應該定期做肝臟的體檢。
但是,一些早期的輕度脂肪肝,常規的B超可能發現不了,導致漏診。這可怎麼辦呢?
02
一種特殊的超聲檢查
發現肝臟的微小病變
張主任推薦,有條件的,可以做一種特殊的超聲檢查:瞬時超聲成像(也叫彈性超聲)。
這是一種新型超聲技術,分辨率遠遠高於傳統的普通超聲,敏感性更高, 能幫助醫生更準確地發現和診斷肝臟的病變。
張主任建議,彈性超聲檢查頻率:
患有糖尿病、尚沒有脂肪肝的人:每2年查一次
患有脂肪肝的人:每年做1次
已經出現肝纖維化的:每半年做1次
彈性超聲發現問題的,可以進一步做肝臟脂肪測量磁共振檢查,這也是一項非常前沿的技術,能檢測出肝臟的硬度值、脂肪含量。
03
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減重法
助力逆轉脂肪肝
1、不吃藥的逆轉方法:減重
想要不吃藥逆轉脂肪肝,有效辦法其實就是減重!
張主任說,如果能夠減重10%、堅持一年以上,脂肪肝可以有一定程度的逆轉。
張主任建議,每周要有5天的時間進行有氧運動,每天不少於30分鐘。關鍵就是讓自己動起來。
2、減重椅子操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骨關節的問題,或是太胖了跑不動,還能運動嗎?
張主任帶來了一個“懶人減重椅子操”,坐在椅子上就能鍛煉!
動作一
坐在椅子前1/2的位置,後背挺直,不要靠着椅背。
雙腳踩在地板上,腳尖下壓,慢慢提起腳後跟,提升到自己能承受的最大狀態。堅持幾秒鐘,再慢慢放下。
作用:鍛煉小腿後方的比目魚肌,有助於提高糖代謝和脂代謝。
動作二
坐在椅子上,一邊踏步一邊擺動手臂,就好像在走路一樣。
也可以改為向前出拳,用臀部、腰部、和胸部發力,帶動肩肘腕向前出擊,有力量感。
這兩個動作平時有空的時候都可以做,循序漸進,貴在堅持。
減肥不能過快,否則容易出現低血糖、肌肉減少等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