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報告死亡40例!陝西省衛健委最新發布!

2023年08月06日17:54:02 健康 1960

8月4日,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23年7月份陝西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

共報告死亡40例!陝西省衛健委最新發布! - 天天要聞

2023年7月(2023年7月1日0時至7月31日24時),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5205例,死亡40例。其中,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乙腦炭疽流腦白喉新生兒破傷風鉤體病、血吸蟲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病例報告外,其餘15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8444例,死亡40例;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新冠病毒感染、肺結核梅毒百日咳,占發病總數的90.37%。同期,全省共報告丙類傳染病7種16761例,無死亡;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感冒,占發病總數的97.38%。

當前酷暑難耐,正值暑期和旅遊高峰期,外出遊玩人員增多,各類衛生安全隱患極易發生。要高度警惕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蟲媒傳染病等。各級疾控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傳染病預警預測工作,加強疫情監測與分析,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例,要迅速採取有力措施、查明發病原因,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省衛生健康委提醒廣大群眾:積極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形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加強營養,適度鍛煉,提高自我防病能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預防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發生,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

這不

近日

一家三口吃西瓜“中毒”送院

疾控部門緊急提醒

共報告死亡40例!陝西省衛健委最新發布! - 天天要聞

7月24日,吉林的張先生花10塊錢買半個西瓜,剩下四分之一放冰箱兩天後接着吃,結果半夜全家人都開始吐苦水。

張先生表示,一家人凌晨3點掛了急診,檢查結果顯示輕微食物中毒引起的腸胃炎,沒想到吃點西瓜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其實這樣的事情

並非個例

幾乎每年都在發生

↓↓↓

西安也曾發生

吃隔夜西瓜,一家人住進醫院

2022年夏天,陝西西安的圖圖(化名)全家,吃了隔夜西瓜後開始噁心、嘔吐、腹瀉。父母因為胃腸炎住進了當地醫院,圖圖不僅出現胃腸炎表現,還出現貧血、無尿、腎功能衰竭,趕緊來到西安兒童醫院腎臟科進行血液透析,血漿置換治療。

吃隔夜西瓜,導致嚴重細菌感染

2020年的一天,武漢的劉女士將吃剩下的一大半西瓜放進了冰箱保存。西瓜放了兩天後,劉女士捨不得丟掉,拿出來繼續吃。不久後劉女士覺得兩眼發昏,雙腿乏力,路都走不了,還不停發抖被急忙送到醫院。

醫生表示,這是嚴重的細菌感染。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所幸的是,經過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

平常吃西瓜什麼事都沒有

為什麼隔夜的冰西瓜吃了之後

會這麼危險呢?

↓↓↓

隔夜冰西瓜

為什麼這麼危險?

在很多人眼中,冰箱不僅僅是降低食物溫度、增加其風味的工具,更是一個安全的“保鮮箱”,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長。因此認為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存很久。

但實則不然。冰箱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安全箱”,細菌有嗜冷菌嗜熱菌等多種,冰箱的溫度有很多細菌可以在這個溫度生存。

西瓜放入冰箱後,表面依舊會滋生細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種營養物質,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原料,而這些致病菌往往會導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瀉等。

另外,由於許多人平時會將各種食材一起放在冰箱中冷藏,比如生肉製品、果蔬等,它們本身都帶有一些細菌,在冰箱內長期儲存後,冰箱內部也會殘留有大量細菌。

所以若將切開的西瓜直接放入冰箱,對細菌滋長十分有利,經過一段時間過後,西瓜就轉變為了滋生有大量細菌的“毒”西瓜。

注意:想不讓冰箱成為細菌的“天堂”,一定將冷藏室進行分區,生熟食物分開存放,最好能一個月清洗一次冰箱。

西瓜放冰箱這麼危險?

那西瓜吃不完還能往冰箱放嘛

其實是可以的

↓↓↓

如何正確吃瓜?

切開的西瓜放冰箱

最好不要超12小時

1

西瓜好吃勿貪多

西瓜飽腹感低,口感好,很容易多吃,食用時要注意控制量。如果吃了很多西瓜,可以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2

特殊人群要注意

西瓜的含糖量一般在10%左右,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少量食用。如果腸道比較健康,適量吃一些冰鎮西瓜不會有問題。如果本身腸道比較弱,吃太多涼的西瓜可能引起腹瀉。

3

破損變質不宜食

西瓜切開前如果發現肉眼可見的破損、黴菌斑、腐爛等,不要食用。即使切掉腐爛部分,其他部分果肉也可能已經受到污染。

4

合理存放保安全

切開後的西瓜在常溫下放置,建議不超過2小時。西瓜切開後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將暫時不食用的西瓜用保鮮膜包裹好,置於冰箱冷藏保存。冰箱不是保險箱,貯存過程中仍有細菌滋生,冷藏時間最好不超過12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建議將西瓜表面1厘米的果肉切掉丟棄。一些人吃冰鎮西瓜後發生腹瀉,很可能是因為切開後的西瓜存放時間過長。

綜合陝西省衛健委、廣東疾控、武漢發布、市說新語

來源: 陝視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 天天要聞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長壽體質”並非玄學,其實有跡可循!研究發現:心率緩、手勁大……這些你常忽略的身體特徵,竟蘊含著健康長壽的“關鍵密碼”!快看看你中了幾個?第一個就難倒很多人……健康時報圖1個狀態控制穩定血壓穩為什麼血壓穩定=長壽密碼?血壓可以被稱為是生命的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 天天要聞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義診醫生為患者檢查。 孩子通過擲骰子完成健康知識問答。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王西富為高中生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7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揭陽市衛生健康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等多家單位,在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成功舉辦“健康科普進鄉村暨廣東好醫生好護士志願服務行活動”第二場專場...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 天天要聞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醫生接診。 多學科減重門診。 2025年,國家全面體重管理3年計劃啟動元年,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率先成立“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並創新性開設全國首個“多學科體重管理門診”,以“1+3+N”多學科診療模式向肥胖危機宣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主任楊景哥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典型案例:患...
醫療“暗戰” - 天天要聞

醫療“暗戰”

爭奪患者、人才與資源 合作辦醫“兵臨城下” 民營資本重塑行業規則 三甲醫院新院拔地而起 當三甲醫院的新院區在禪西拔地而起,當省級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當民營資本以百億投入重塑行業規則,一場圍繞患者、人才與資源的醫療“暗戰”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醫療版圖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競合與重構。 南都推出專題報...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 天天要聞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方文峰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肺癌領域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該研究本月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公布關鍵數據後,時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研究團...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 天天要聞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中醫專家為患者診脈。 大瀝醫院專線巴士。 “暗戰”——佛山醫衛市場大變局之基層醫院篇 “成群的參天大樹底下,基層醫院只能在夾縫中發展”。 佛山市禪城區,破舊的辦公桌旁,一座鎮街級醫院的話事人平靜說出凜冽的話語。 這番表達,折射出佛山鎮街醫療體系的深層矛盾。作為全國醫改“真抓實幹”先進城市,佛山構建了“市...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裡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