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鬱痰結型
該型為癭病的基本類型,臨床最為常見。
如今最早記載的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藥方》治五癭方劑,之後被宋·陳言《三陰極》,宋·嚴用和《濟生方》等稱為破結散,《外台秘要》的小麥湯方、《太平聖惠方》的神效方、《醫學心悟》的消瘰丸等,
唐宋以後,以上該類方劑層出不窮,葯選有:牡蠣、青木香、陳皮、海蛤粉、海帶、海藻、昆布、海螵蛸、貝母、青皮、川芎、當歸、連翹、半夏、甘草、獨活等。
需要詳細藥方請點→
二、氣鬱痰結,瘀血凝滯型
該型多適用於癭瘤質地較硬或伴結節者(實性結節)。
選自《外科正宗》:“治癭瘤已成,日久漸大”的活血散癭湯和“治憂鬱傷肝。思慮傷脾,致脾氣不行,逆於肉理,乃生氣癭,肉癭,皮色不變,日久漸大”的十全流氣飲;清·王維德《外科證治全集》的“犀黃丸”等。
葯選有:白芍、當歸、陳皮、川芎、半夏、熟地黃、茯苓、丹皮、紅花、昆布、甘草、青皮、赤茯苓、烏葯、香附、醋乳香、醋沒藥等。
需要詳細藥方請點→
三、情志不舒,氣鬱化火型
該型適用於癭氣咽喉腫塞者。
選自《太平聖惠方》治“治卒生結囊,欲成癭”的木通散方,“治癭氣咽喉腫塞,心胸煩悶”的半夏散方,以及其他治癭氣諸方。
葯選有:木通、檳榔、赤芍藥、黃葦(枯黃的蘆葦)、當歸、車前子、甘草、半夏、吳茱萸、桂心、人蔘(去蘆頭)、白朮、當歸、厚朴、枳實等。
需要詳細藥方請點→
四、氣鬱痰結,陰虛火旺型
該型多適用於癭氣伴陰虛火旺證候者。
選自《醫學心悟》的二東湯與消瘰丸合用,若見心肝陰虛可用《攝生秘劑》的天王補心丹和《柳州醫話》的一貫煎等,以及《丹溪心法》的大補陰丸等。
葯選有:天冬、麥冬、花粉、黃芩,生地黃、玄參、牡蠣、貝母、丹參、茯苓、遠志、五味子、酸棗仁、柏子仁、北沙參、枸杞子、知母、黃柏、龜甲。
需要詳細藥方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