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解密:綠豆湯的妙用與禁忌

2023年07月29日09:10:08 健康 1782

震撼解密:綠豆湯的妙用與禁忌 - 天天要聞

以下四類人群不宜食用綠豆湯:

1. 痛風患者:綠豆屬於中等嘌呤含量(每100克含50~100毫克嘌呤)食物,對於痛風患者(尤其是有關節炎症)最好避免食用。

2. 經期女性:經期女性應避免飲用綠豆湯。因為經期時女性體質偏寒,飲用綠豆水可能導致氣滯血瘀,引發腹痛甚至加重痛經。

3. 體寒脾虛的人:綠豆性寒、蛋白質含量較高,因此脾胃功能較弱的人消化綠豆蛋白較困難,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問題。

4. 服用溫熱性中藥者:綠豆具有解溫熱性中藥藥性的功效,因此正在服用溫熱性中藥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綠豆湯,以免降低藥物療效。

震撼解密:綠豆湯的妙用與禁忌 - 天天要聞

此外,食用綠豆湯也有一些禁忌事項:

1. 不要用鐵鍋煮綠豆湯:綠豆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於表皮中,若使用鐵鍋煮,其中的類黃酮和金屬離子會發生反應,導致綠豆湯變黑且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最好使用砂鍋來煮綠豆湯。

2. 煮綠豆湯時不要加食用鹼:綠豆富含維生素B,能有效補充出汗時的營養損失,對解暑有幫助。但是加入食用鹼雖然可以使湯更濃稠,卻會破壞維生素B和類黃酮的抗氧化成分。因此,在煮綠豆湯時不要加鹼,如果想要增加濃稠度,可以加一些燕麥片或糯米。

3. 不要空腹飲用綠豆湯:綠豆性寒,空腹飲用可能對脾胃造成傷害。尤其是對於四肢冰冷、腰腿冷痛的寒性體質的人來說,空腹飲用可能會加重癥狀,甚至引發腹瀉和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4. 不要過量飲用綠豆湯:綠豆中含有低聚糖,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脹氣,損傷脾胃。特別是女性朋友,過量飲用還可能引起痛經等問題。

震撼解密:綠豆湯的妙用與禁忌 - 天天要聞

因此,綠豆湯並不適合天天喝。成年人每周飲用2-3次,每次一碗為最佳選擇。對於幼兒來說,由於腸胃功能較弱,應適量減少食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