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肚子痛
以為是胃病或者腸炎
醫生看了,葯吃了
腹痛仍不見好
查不出的原因
讓家長操碎了心
......
近日,患者曾女士(化名)因“上腹陣發性絞痛2天”入住我院消化疾病中心消化內科。入院前,患者以“急性胃腸炎”在診所進行相關治療,但癥狀無緩解。
入院後住院醫生予以抑酸、保護胃腸粘膜、解痙止痛等常規治療後,腹痛仍間歇性發作,程度劇烈,且具有突發突止、間歇性完全正常的特點,腹痛同時常伴有噁心、嘔吐、心慌等表現,先後完善胃鏡、腹部CT等相關檢查未見明確腹腔器質性病變。
在唐雯副主任的反覆詢問病史下,患者回憶起幼年及青年時期有類似的腹痛發作史,且其妹妹有無明顯原因暈厥病史。
唐主任第一時間考慮患者是否存在腹型癲癇可能,於是立即為患者開具了24小時腦電圖檢查單。患者對此感到不解,甚至覺得醫生在亂開檢查,在唐主任的耐心解釋下,才打消了患者的顧慮。
一個不懂醫學的人很難想象,腹痛與腦袋的疾病有什麼關係呢?最終,24小時腦電圖結果證實了患者“癲癇”的診斷。正如唐主任的預判一樣,患者腹痛的原因正是——腹型癲癇。困擾了患者數十年的疾病終於明確了診斷,給予其抗癲癇治療後腹痛癥狀完全緩解。
腹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但該癥狀涉及的病種廣泛,對於其診治需要抽絲剝繭、逐層推理,極大地考驗一個臨床醫師的基本功。
腹型癲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癲癇,是以發作性短暫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1944年由Moore首次報道,約佔總癲癇的1.1%,好發於兒童,成人罕見,目前其病因尚不清楚。
多數學者認為病灶多位於皮質下自主神經系統中樞下丘腦部,多屬於皮質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發作而出現異常放電所致。
腹型癲癇因消化系統癥狀明顯,極易誤診為胃腸道疾病,而忽視了其自主神經紊亂的臨床癥狀,腦電圖為其重要的診斷依據。那麼該病的臨床特徵有哪些呢?
腹型癲癇有哪些癥狀?
① 腹痛呈突發性、呈劇烈有絞痛或刀割樣痛,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
② 常規腦電圖或誘發腦電圖均可見陣發性中-高幅、θ慢波活動,伴有癲癇樣放電;
③ 間歇期無特殊癥狀;
④ 神經系統檢查陰性;
⑤ 有部分患者可與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並存;
⑥ 多數伴有植物神經紊亂癥狀,如心率增快、噁心、嘔吐、多汗、腹瀉等;
⑦ 家族史中常有癲癇或其他發作性疾病,如偏頭痛等病史;
⑧ 服用一般消炎、解痙、止痛藥物無效,而服用抗癲癇藥物有效。
腹型癲癇為什麼容易誤診?
1.該病好發於兒童,而兒童對癥狀描述不清;成人罕見,如成人期發病則極易誤診;
2.以腹部陣發性劇痛為突出表現,容易與其他腹部臟器疾病混淆;
3.腹痛多可自行緩解,入院檢查時多正常;
4.醫生和患者對癲癇的特殊類型缺乏足夠的認識,忽略早期腦電圖檢查。
對於臨床醫師來說,如果遇到難治性腹痛的病例,要仔細詢問病史,必要時應該考慮腹型癲癇的可能。
對於患者來說,看似簡單的腹痛,千萬不能想當然的自行診治,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診治,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更長時間的身心折磨。
消化疾病中心專家團隊
通訊員:陳欣| 視頻 / 照片:張莉
編輯:王清清|校對:吳世友
主編:王平 |審核: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