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中考結束,成績不錯,45歲的汪女士(化名)懸着的心終於落了地。
精神放鬆下來後,她決定去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查查這些天來被自己忽視的“胸”痛問題。
“醫生,我最近乳房隱隱作痛,還有點‘硬邦邦’的感覺。”她心裡有些擔心,幾年前體檢時查出“水泡樣”乳腺結節,當時是評判為良性結節。這些年一直也沒有複查。
這次,她又做了乳腺超聲檢查。
“這個所謂的小‘囊腫’已經不‘單純’了!”普外科趙丹主任醫師經過詳細B超檢查並對照了汪女士歷年的體檢單,發現她的乳腺結節從三年前單純的單發囊腫,逐步演變到多發樣的囊腫,並有逐年增大趨勢。
不僅“皮”(囊壁)逐漸變厚,皮上還生出了很多“亮晶晶”的小點點,這些都是結節可能“變壞”的信號。
為了儘快明確診斷,趙醫生馬上安排汪女士進行了超聲造影以及超聲引導下結節穿刺活檢,病理結果顯示乳腺導管原位癌(低級別)。
很快,汪女士進行了乳腺癌保乳根治手術。不幸中的萬幸,病理回報癌灶沒有轉移,手術十分成功。這和病灶的早發現有着莫大關係。

根據《2021年中國女性乳腺健康粉紅報告》統計,乳腺異常(通過乳腺彩超檢查發現的異常)的檢出率為32.21%。超聲造影為結節的性質以及穿刺活檢提供了更豐富的影像數據支持。
乳腺結節的生成因素多種多樣,例如年齡、情緒、基因、激素水平等等多方面因素相關聯。當女性檢查處乳腺結節時,根據不同的分級,醫生會制定不同的後續檢查及治療方法。
乳腺檢查的項目包括乳腺彩超、乳腺鉬靶、乳腺磁共振和乳房外科檢查等。

怎麼讀懂乳腺結節評分?
“對於超聲報告單上描述的結節評分,很多女性會對此非常緊張,其實抓住關鍵字,就能獲取有效信息,一般來說,數字越小,就相對越安全。”趙丹主任說,想要讀懂乳腺超聲報告單,要學會關注BI-RADS分類,它是超聲檢查報告單重的重要指標,一般分為0~6級,級別越低,代表結節惡性的幾率就越低。
趙丹主任同時也提到,一些患者雖然BI-RADS評分低,但也不能夠大意,如果胸部不舒服,還是要及時複查的。
定期複查,多久一次更加合適?
中國女性應從35歲開始,每年乳腺檢查頻率建議1年1次。
如果年齡>35歲,且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建議縮短到半年一次。
如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自己通過觸摸自檢發現乳房有腫塊,或疼痛腫脹,有硬物感,應隨時來院就診檢查。
潮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弛 於秀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