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者易患血栓?7個癥狀提示你血管可能堵了!

2023年03月11日23:41:10 健康 1663

血栓,說白了就是血液凝結成的血塊。血塊會像塞子一樣堵住血管的通道。通道堵塞,相關臟器得不到血液的滋養,會造成組織細胞的死亡,結果很多時候是致命的。比如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會導致腦梗死,血栓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肌梗死,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而且血栓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99%的血栓沒有任何徵兆。

新冠感染者易患血栓?7個癥狀提示你血管可能堵了! - 天天要聞

有研究顯示,近20%的新冠感染者會出現凝血功能異常,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更易存在凝血功能紊亂。2022年8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的研究也給出了類似的提醒: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比流感住院患者高60%~89%

那麼,血栓形成後,身體會有什麼癥狀?怎樣預防呢?

7個癥狀提示血管可能堵了

1. 單側腿或手臂腫脹

深靜脈血栓形成會使一條腿看起來比另一條腫脹,常見於小腿部位。血栓在靜脈中形成,血液迴流到心臟的通道堵住了,壓力會讓液體擴散到腿部組織進而引起腫脹。如果感覺小腿腫脹但目測無法確定,可以用軟尺定期測量比對一下。

2. 腿或手臂的皮膚是紅色的,皮膚表面有熱感

從肢體到心臟的血流量減少會增加對靜脈的壓力,使體液滲透到其他組織中,會讓皮膚表面看起來發紅,摸着發熱。

3.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心慌是肺栓塞的常見癥狀,有的時候也可能是唯一的癥狀。為彌補肺部堵塞而引起的缺氧,心臟要跳得更快才能代償,才能讓更多氧氣運送到身體組織,此時心率通常超過100次/分。

4. 單側胳膊或腿脹痛

血栓引起的炎症反應會讓手臂或腿部有脹痛感。這種疼痛可能並不明顯,但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加重。由於血栓變大,可能還會出現抽筋、疼痛、抽痛等不適。

5. 類似驚恐發作的表現

肺栓塞患者感到極度焦慮的現象並不少見,包括頭暈目眩、瀕死感等。

6. 胸部劇痛

有些肺栓塞患者在咳嗽或深呼吸時,感覺胸口有突然襲來的劇烈的銳痛。這種感覺和心臟病發作時引起的胸痛還不太一樣,心臟病發作引起的胸痛通常為鈍痛,有憋悶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警惕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生。

7. 咯 血

血栓會造成炎症和液體堆積在肺部,導致咯血。但肺炎、肺癌患者也會咯血,需要加以鑒別。

血栓的藥物治療: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以及纖維蛋白溶解藥

一旦確診為血栓,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即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外科手術需要醫生個體化評估,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藥物治療方案。

常用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針對凝血系統和血小板兩個環節,分為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和抗凝藥物(如肝素和口服抗凝藥物等)。

如果真正需要用藥,建議大家在醫生的指導下來使用,不建議自行用藥。

血栓的藥物預防和生活方式預防

事實上,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下面這些預防措施。

1. 經常起身活動

長期久坐不動,易誘發血栓,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身體。

2. 多走路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本身不愛運動的人,可以通過散步等相對溫和的運動來預防。

新冠感染者易患血栓?7個癥狀提示你血管可能堵了! - 天天要聞

3. 飲 食

預防血栓,可以適量食用黑木耳、生薑、大蒜、洋蔥、紅薯、燕麥、山楂等。這些食物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潔血管的作用。多食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等“重口味”食物,以免血液變得黏稠,加重血流負擔。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膩;多蒸煮,少油炸。

4.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是血栓發生的高危人群。血壓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損害。

5. 戒 煙

研究發現,吸煙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因此,及早戒煙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還要注意遠離二手煙。

6. 舒緩壓力

血栓的發病人群越來越趨向年輕化,這跟現在社會上年輕人壓力大是分不開的,家庭壓力、工作壓力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增加血栓的發生風險。要盡量勞逸結合,用各種辦法緩解壓力。

7. 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建議大家要規律作息。

8. 堅持運動

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還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代謝掉。健步走、慢跑、爬山等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9. 保持心情愉悅

研究發現,愉悅的心情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心情放鬆時人的血壓也相對穩定。生活中應儘可能保持樂觀、豁達、開朗的心態。

10. 定期體檢

養成定期體檢的健康習慣,關注自身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並將其盡量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一旦指標有異常,第一時間諮詢醫生,積極干預和治療,將潛在隱患降到最低。

即使檢查出血栓嚴重,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手術治療,在微創手術下能夠做到痛苦少,恢復快,危險係數低,大家不必過度擔憂。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撰文:劉子琦(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藥師) | 編輯:大 V
本文節選自:《醫食參考》雜誌2023年3月新刊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早上七點起床錯了?醫生建議:過了60歲,起床要盡量做到這4點 - 天天要聞

早上七點起床錯了?醫生建議:過了60歲,起床要盡量做到這4點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雞還沒打鳴,老張頭已經在院子里轉了兩圈;可隔壁老李卻總是要等太陽曬屁股才起床。誰對誰錯?早上七點起床這事兒,真不是“一刀切”。年
別讓這些刺激,成了抑鬱症患者的“噩夢推手” - 天天要聞

別讓這些刺激,成了抑鬱症患者的“噩夢推手”

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緒調節功能受損,對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大幅降低。許多看似平常的事情,都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了更好地守護抑鬱症患者的心理健康,了解他們需要避免的刺激類型十分必要。一、人際關係中的刺激1.
肺癌做肺移植?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的,那不一般的情況有哪些? - 天天要聞

肺癌做肺移植?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的,那不一般的情況有哪些?

肺癌尤其是晚期肺癌,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僅僅移植肺起不到治療作用,且術後還要口服抗排異藥物,反而促進癌細胞生長,所以通常情況下,肺癌患者是不可以做肺移植的,但有一些情況可以考慮肺移植治療。比如慢阻肺合併早期肺癌,檢查後證實沒有轉移,但由於肺功能比較差,無法耐受手術,本身生活質量也很差,坐着也氣喘需要...
冠縣老中醫的濟世良方:蟬蛻助力小兒安睡 - 天天要聞

冠縣老中醫的濟世良方:蟬蛻助力小兒安睡

冠縣老中醫的濟世良方:蟬蛻助力小兒安睡在冠縣,提起第一中醫院退休老中醫白成振,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他幾十年如一日,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為無數患者解除病痛,在當地留下了諸多佳話,尤其是他分享的治療小兒夜驚睡眠欠安的蟬蛻良方,更是造福了一
這6種病都不是病?可能只是年齡到了,過度治療或傷身,坦... - 天天要聞

這6種病都不是病?可能只是年齡到了,過度治療或傷身,坦...

這6種病都不是病?可能只是年齡到了,過度治療或傷身坦然面對。大家好我是薛醫生。這6種病很可能不是病,只是年齡到了帶來的正常變化,過度治療反而可能會傷身,得坦然面對。·第一種是骨關節退行性改變。好多上了年紀的朋友去醫院一拍片子發現關節有增生、
絲瓜再次被關注!研究發現:常吃絲瓜的老人,或能收穫4大好處 - 天天要聞

絲瓜再次被關注!研究發現:常吃絲瓜的老人,或能收穫4大好處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聽說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