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消失了嗎?這兩類人群要當心

2023年02月09日18:39:11 健康 1367

有專家預測,第二輪感染高峰可能會在3-5月到來。

整理 | 沈 林

第一個“陽高峰”過去後,新冠的存在感彷彿一下子降低了,春節返鄉期間也沒有出現此前擔憂的疫情高峰。因此許多人心頭有這樣疑惑:新冠病毒去哪兒了?當前疫情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還會有新的變異株嗎?與此同時,隨着天氣變暖,新冠,會不會就此消失呢?

新冠病毒消失了嗎?這兩類人群要當心 - 天天要聞

春運畫面 圖:東方ic

對此,多省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目前多地處於病例散髮狀態,尚未檢測到新的變異株。

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

近期,多位權威專家表示,目前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態勢。

國家衛健委全國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研究員劉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主要是我國疫苗接種覆蓋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主動免疫),加之春節前已有大量人群感染且各省平穩度過了感染高峰(自然免疫),快速建立了人群的混合免疫屏障,春節疫情高峰沒有出現。”

病例散發是因為過去一兩個月內,大部分地區超過80%的人感染後形成了免疫屏障。他表示,短時間內不會再出現類似之前的大量感染。不過,由於還有一小部分人沒有感染,這種散發有可能導致今後出現下一輪疫情。”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對媒體解釋。

全國的住院新冠患者也在大幅度減少。中疾控數據顯示,重症患者峰值從1月5日的12.8萬人降到1月23日的3.6萬人,較峰值下降了72.0%。這也說明感染高峰已過,但流行仍然存在。

全國報告人群新冠陽性數及陽性率變化趨勢 圖:中疾控

病毒不會消失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胡洋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病毒沒有憑空消失,因為很多人已經感染過了,短期內不會再感染,所以感覺病毒徹底消失了。

“以前大家都沒有針對新冠的免疫力,所以病毒很容易感染人體,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形成了大規模的疫情,現在都感染過了,病毒傳播鏈條被切斷,即使有感染病例,也是散發的,一個人被感染,周圍不至於傳染上,隨着這一個病例痊癒,病毒也就隨之被清除了。”胡洋解釋。

病毒仍在,且還在流行,不過是低水平的流行。李侗曾認為,目前來看,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像2003年sars那樣完全消失。他解釋稱,全球新冠傳染情況不同步,有的地方現在新發病例已經很少,有的地方持續存在,還有很多地方反覆出現疫情高峰。社會面上還存在感染者,大家就都有再感染的風險。

李侗曾指出,未來3到6個月後,感染後獲得的免疫保護水平會下降,感染風險會增加,如果病毒繼續變異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變異株,大家再感染風險會增加,出現新高峰的概率會增加。

有專家預測,第二輪感染高峰可能會在3-5月到來,但這次高峰民眾可能感覺不那麼明顯。

新冠病毒消失了嗎?這兩類人群要當心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兩類人群未來或受影響大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計在15%到20%。這和此前整體人群都易感的情況相比,影響程度已有所減少,但鑒於中國人口基數,涉及的人群規模還是巨大的。

此外,現在很多感染過的老人正處於身體恢復期,很多體質差的人再感染一次,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要保持戴口罩的習慣,特別是在人群較密集的公共場合,必須規範佩戴口罩。常規出行規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足夠。如果是一些高風險崗位,最好佩戴n95口罩;另外,“陽康”後6個月,我們第一次感染以後產生的抗體已經消失殆盡,這時候補種加強疫苗非常有必要。接種後可以推遲感染的時間,或者說減少感染的概率。

多地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家對於病毒有關的檢測都非常熟悉了,比如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近日,多地疾控部門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服務。這又是為什麼呢?

據了解,新冠病毒抗體,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機體自我產生的免疫反應標誌性物質,其種類較多,其中常見的有igm抗體和igg抗體。簡單理解,抗體檢測是檢測感染史,即是否感染過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消失了嗎?這兩類人群要當心 - 天天要聞

新冠病毒消失了嗎?這兩類人群要當心 - 天天要聞

igm抗體和igg抗體

這一檢測有何作用呢?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可以作為新冠病毒感染輔助診斷的依據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時間及接種方案的推薦依據。

若新冠igm抗體檢測為陽性且有相關臨床癥狀,可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性診斷依據,當新冠igm抗體陽性時,無論是否出現臨床癥狀,均暫不推薦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若單純的新冠病毒igg抗體陽性,igm抗體陰性,則提示該患者既往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且已基本恢復,或者提示曾經接種過新冠疫苗。

若新冠病毒igm和igg抗體同時陽性,提示受檢者可能正在被新冠病毒感染,需要進一步排查。

此外,如果受檢者在兩周前後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也可能會導致igg和igm抗體陽性。

那麼普通人做這項檢測有必要嗎?對此,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上一波感染中,她一度自我懷疑是無癥狀感染者,但是測完後發現並沒有被感染——

抗體檢測可以讓一些沒有癥狀的人知道自己是否陽過;也可以幫助感染過新冠的人知道陽過之後身體產生了多少抗體,明確身體的抗病毒水平。需要提醒的是,最好在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狀態下檢測抗體。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裡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拉肚子?難道真的是所謂的“腸胃虛弱”?其實未必,這種情況背後可能隱藏着更嚴重的問題,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種疾病。一、吃東西總拉肚子,真的是腸胃虛嗎? 很多人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吃完東西沒多久,肚子就開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馬上就要入伏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期和抑鬱情緒鬥爭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療往往都充滿了挑戰。你會發現,很多抑鬱的老人不僅是心理上的痛苦,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響了。說到底,心裡不舒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以前喜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提起來二甲雙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可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聯合治療。二甲雙胍天天服用,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聞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困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這其實就是便秘在作祟。據統計,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5%-20%,而在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