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葯”?寡婦床頭的灰能治病?

2022年12月26日21:14:28 健康 1900

什麼是葯?如何測試藥?

究竟什麼是“葯”?寡婦床頭的灰能治病?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覺得,能治病的,就是葯唄。

那請問,能治病的標準是什麼?

有人說,標準就是,

吃了就好了。

比如,

吃之前咳嗽,吃之後不咳嗽;吃之前發燒,吃之後不發燒。這就是治病了。

但這個標準其實是有問題的。

因為,有些病,你不吃任何葯,第二天也好了。比如嗓子痛,你喝點水,第二天也能好。喝點水,第二天可能也不發燒了。

那究竟是吃了神葯好的,還是自然好的?

這就說不清了。

因此,我們需要添加“對照組”進行對照試驗:

一個“治療組”吃藥,另一個“對照組”不吃藥,然後進行觀察分析。

但這還不夠。

有時候,雖然你吃的葯沒用,但由於你自認為有用,於是這份自信和信仰,令你精神愉悅,這樂觀的情緒,也有助於身體恢復,於是看起來,嗑藥似乎有效了,但其實和藥物沒啥關係。

這被稱為“安慰劑效應”。

因此,僅僅有“對照組”還不夠,還要添加另一組“安慰劑組”,也就是告訴“安慰劑組”的成員,你們吃的也是和“對照組”同樣的葯,但其實是“澱粉”之類沒啥用的“安慰劑”。

這叫做“對照試驗”。

這就完了嗎?

還有問題。

雖然對照組和安慰劑組的成員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啥,但現場的大夫知道。

這樣一來,大夫的態度、神情,也可能會讓患者猜出,哦,老子吃的是安慰劑。這就會影響試驗結果。

於是,我們還要進行“雙盲”的設計,也就是讓大夫和患者,都不知道誰吃的是葯還是安慰劑,而在研究完成後,才“揭盲”。

這就是“雙盲對照試驗”。

如此嚴謹的試驗,可以了嗎?

還不夠。

因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每個組中的成員“素質”,必須做到“公平”。

你不能把輕症,或者身體好的、免疫力好的,都吃真葯;把身體差的,都拿去吃安慰劑,這顯然會“誇大”藥效。

因此,每個組的成員最好是不摻入任何傾向隨機挑選出的。

這就叫“隨機雙盲對照試驗”。

還沒完。

你想想,如果我只選十個人進行對照,萬一這十個都是年輕人呢?這就不客觀了。

因此,我們要選取“大樣本”,也就是說,人數要足夠多,這樣才能儘可能增加覆蓋面,降低偶然性。

這就叫“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試驗”。

這種試驗方法,到20世紀後期,被公認為評價“合理治療”的標準方法,也被認為是醫療健康領域最可靠的科學證據獲取方法,因為它儘可能地減少了“虛假因果關係”和“偏見”。

這就是現代醫學的“科學方法”。

因此,只有通過這樣試驗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其療效才是確切的、可信的。

實際上,需要驗證的不僅有療效,還有副作用等其它方面的指標。因此現代藥物的研發也開銷巨大,其中三期臨床試驗需要多達1000至3000人進行測試,至於費用,據報道,阿斯利康(AstraZeneca)平均每種藥物的研發費用高達110億美元。

那麼,如此大動干戈、大費周章,值不值呢?

值。

作為對比,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傳統醫學”。

比如,歐洲古代有“放血療法”,認為血液和其它體液必須保持適當的平衡,人體才能保持健康。

注意,它這种放血,不是說抽出一針管,而是堪比殺豬。

比如,著名的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1799年因喉嚨感染(可能是扁桃體發炎)而要求大量放血,10小時內總共放出了約2.6到3.75升血液(多個資料數據不一),最終死亡。

什麼概念?咱們一次獻血才200-400毫升(0.2-0.4升),一名70公斤的正常人,體內總共才約5升血液,失血2升即有休克的危險。

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採用放血療法:痤瘡哮喘、癌症、霍亂、昏迷、驚厥糖尿病、癲癇、痛風、皰疹、消化不良、精神錯亂、黃疸、麻風病、眼炎、鼠疫、肺炎、壞血病、天花、中風破傷風肺結核和其他大約一百種疾病,放血成了治百病的神技。

十分滑稽的是,放血甚至用於治療大多數出血,例如流鼻血、姨媽過多或痔瘡出血。甚至在手術前或分娩開始時,放血以防止感染。

更誇張的是,當時認為,抽取大量血液以引起暈厥是有益的,許多放血治療只有在患者開始昏厥時,才會結束。如此顛倒黑白,人妖不分,正是因為當時的醫學界,沒有現代科學的觀念,至少是沒有普及科學的觀念導致的。

可怕不可怕?

其實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比如我就查到了一個文獻,其中有一段很有趣:

寡婦床頭塵土

主人耳上月割瘡,和油塗之效也。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卷第四》唐慎微(宋)

我文言水平一般,猜測大概意思是:

寡婦床頭上積的灰,用油和成糊狀,塗於瘡口,可治人耳朵上的膿包。

我查了資料,現代醫學給出了一種解釋(未經驗證,僅供參考):

一些寡婦由於常年沒有性生活,床不會劇烈搖動,那麼就會有大量灰塵積累在床頭,而灰塵中滋生了青黴菌,產生了青霉素,正好,有人拿這個灰塵塗在膿包上,效果不錯。於是作者就記錄了這個“偏方”。

可見,實際情況是,這個“偏方”也許碰巧有效,但其實是歪打正着,且通常是沒效的,因為你不能保證你找到的那個寡婦床頭上的灰塵中,正好滋生了合適的青黴菌,反而,更有可能的是,會因為灰塵中大量其它細菌而加重感染和潰爛。

顯然,事實是,整件事,和寡婦沒有必然關係,和灰其實也沒有必然關係。

其實,要想確認兩件事之間是不是真有必然因果關係,確實並不容易。這種不容易,不僅僅存在於醫學界,也存在於其它行業,相當常見。

比如,劉雪峰老師在他的書《心中有數》中介紹了一個例子:

一位顧客買了一輛汽車,經常飯後開車去買冰淇淋,但汽車經常出現打不着火的故障,並且,總是買香草冰淇淋後,回到車上,就打不着火。買其它的冰淇淋回來,汽車就啟動正常。


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冰淇淋的口味會影響發動機工作?


最後,工程師到現場調研,經過詳細記錄和分析,發現,是因為香草口味的冰淇淋製作耗時更短,等待期間,發動機溫度還未下降太多,出現了“氣阻”現象,導致吸油不暢,最後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要是換成某個神醫,是不是又得在冰淇淋上做些文章,搞什麼用店鋪桌面上的灰拌着吃之類的療法?或者上車前先跪地祈禱一番,把時間耽誤了,發動機冷卻下來了,問題確實解決了,但其實整個過程是在扯淡,瞎折騰。

因此,如果你到了2022年,還照搬照抄古人所謂“偉大的智慧結晶”,那就反而太不智慧了。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古人就輕易相信了這些扯淡的方法呢?

究其根源,就是沒有一整套成體系的科學方法,來排除“虛假因果關係”和“偏見”,而只能靠“經驗”和“口耳相傳”來獲取知識。

而經驗這東西,有時可能靈,但有時往往又不靈,於是就只能靠江湖術士神醫的個人威望背書,以訛傳訛,最後黑白顛倒,稀里糊塗亂彈琴。

就像有的人認為,我家有個祖傳的治療方法,是我爺爺的爸爸傳下來的,他可是神醫。

那沒問題,拿來做做“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有效就是有效,沒效就是沒效,有毒就是有毒。你說你對祖宗有情懷,可以,情懷歸情懷,療效歸療效。

把情懷當療效的是傻子,再拿來掙錢的,那就是騙子了。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 天天要聞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長壽體質”並非玄學,其實有跡可循!研究發現:心率緩、手勁大……這些你常忽略的身體特徵,竟蘊含著健康長壽的“關鍵密碼”!快看看你中了幾個?第一個就難倒很多人……健康時報圖1個狀態控制穩定血壓穩為什麼血壓穩定=長壽密碼?血壓可以被稱為是生命的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 天天要聞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義診醫生為患者檢查。 孩子通過擲骰子完成健康知識問答。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王西富為高中生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7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揭陽市衛生健康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等多家單位,在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成功舉辦“健康科普進鄉村暨廣東好醫生好護士志願服務行活動”第二場專場...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 天天要聞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醫生接診。 多學科減重門診。 2025年,國家全面體重管理3年計劃啟動元年,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率先成立“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並創新性開設全國首個“多學科體重管理門診”,以“1+3+N”多學科診療模式向肥胖危機宣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主任楊景哥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典型案例:患...
醫療“暗戰” - 天天要聞

醫療“暗戰”

爭奪患者、人才與資源 合作辦醫“兵臨城下” 民營資本重塑行業規則 三甲醫院新院拔地而起 當三甲醫院的新院區在禪西拔地而起,當省級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當民營資本以百億投入重塑行業規則,一場圍繞患者、人才與資源的醫療“暗戰”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醫療版圖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競合與重構。 南都推出專題報...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 天天要聞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方文峰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肺癌領域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該研究本月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公布關鍵數據後,時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研究團...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 天天要聞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中醫專家為患者診脈。 大瀝醫院專線巴士。 “暗戰”——佛山醫衛市場大變局之基層醫院篇 “成群的參天大樹底下,基層醫院只能在夾縫中發展”。 佛山市禪城區,破舊的辦公桌旁,一座鎮街級醫院的話事人平靜說出凜冽的話語。 這番表達,折射出佛山鎮街醫療體系的深層矛盾。作為全國醫改“真抓實幹”先進城市,佛山構建了“市...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裡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