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2022年12月25日21:26:08 健康 1875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也越來越營養了,身體反而不如以前,經常生各種病呢?

吃得好並不意味着吃得更健康,只有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才能提高身體素質,保持相對旺盛的生命力。

每個人面前,都擺着類似的道理,可是還是做不到很好,為什麼呢?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1、是思想的問題,認為貴的就是好的

我的鄰居孫大媽,快六十歲了,瘦瘦高高的,留着齊耳的短髮,喜歡穿亮顏色的、修身的衣服或裙子,夏天的時候會把褲子套在衣服上,顯得腿特別長,從後面看以為是年輕的姑娘,她有三個女兒,還有一個兒子最小,也都已成了家。

孫大媽喜歡吃進口的食品,跟我們聊天的時候都離不開什麼澳洲牛肉、新西蘭牛奶、西班牙的火腿、美國新奇士橙、泰國香蕉......她小女兒和兒子在外地工作,賺錢比較多,經常給她買些貴的東西,孫大媽越來越認為:貴的就是好的。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每次這兩個孩子從外地給她寄回來好東西,她都要在鄰居面前拿出來秀一秀,比如前不久我剛走到樓下,就聽到她在下面跟其他的鄰居在打哈哈:“啊呀,我們家小梅今天又給我寄了一箱蘋果,美國進口的,老貴了,這死女子,叫她不要買這麼貴的,嗯啊嗯啊啊啊!”

其他各位大媽聽了之後有的說:“真好呀!我們家的......”有的說:“小梅越來越有孝心了,你真有福氣......"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過了幾天,孫大媽臉上又養洋溢着笑容出門去,聽她說是兒子回來了,給她帶回來日本進口的餅乾,還有新西蘭進口的奶粉......,她還沒有等她兒子過來看她,就先要過去看一看。

孫大媽的二女兒在縣城上班,住的地方離孫大媽比較近,領着一份還算可以的固定工資,有五險一金,周末雙休,每次來看孫大媽,手上都會提點別人送給她的好東西,孝敬老媽,然後陪着老媽在樓頂上曬太陽,說悄悄話,如果不仔細看,以為是兩姐妹。

孫大媽的大女兒在鄉下,家裡種了許多臍橙,人看起來又黑又瘦,她農活比較多,不是剪枝,就是施肥、澆水、打葯,平時也比較少時間來看孫大媽,不過每次來的時候,手裡不是提着土雞蛋,就是土雞、土鴨,還有一些自己種的青菜,冬天有臍橙的時候,也會拿裝過化肥的蛇皮袋裝一大袋臍橙,來給她老媽吃,孫大媽可是把這些臍橙分給了鄰居,她說自己不喜歡吃,太酸。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她大女兒來的時候,孫大媽臉上總是很平靜,雖然還不至於撇嘴嫌棄的程度,嘴上總是說著:“這些,我自己去買也用不了多少錢,你也不用總是拿的來。”一般外人聽來都會覺得是媽媽心疼女兒,可是大梅每次從她媽家出來,眼睛都好像故意要躲着我們鄰居。

上個月,看到孫大媽臉色好像不大好,她大女兒不用上班,放下手裡的農活陪着她去醫院,手裡拿着拍片的袋子,檢查說是等結果。這一個月都沒有看見孫大媽了,聽說去了她兒子所在的大城市治病。

進口水果採摘一般是在七八成熟的時候,還要浸泡藥水來催熟和保鮮,如果保鮮劑超標或非法添加,對人體危害很大,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壞,還可能導致慢性中毒等。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孫大媽喜歡吃進口水果,並不一定是這些東西好吃,她年輕時在農村,為了養育小孩吃了不少苦,現在小孩子能買貴的東西孝敬她,她覺得臉上有光,是給自己爭氣。可是這些水果要從遙遠的地方運過來,是運費貴,並不是它本身的“貴”,它的價值並不比孫大媽她大女兒種的臍橙“貴”,可惜孫大媽一直看不大上,覺得貴的就是好的。結果傷了大女兒的一片孝心,還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這是思想認識的問題。

2、是習慣的問題,吃的食物太精細。

現在很少有人會天天吃粗糧,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的豐富,人們發現還是精細的食物更好吃,於是養成了吃細糧的習慣,但是這種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削弱了我們的脾胃消化能力。

吃得越好,體質越差,為什麼呢?因為大魚大肉都是酸性食物,在人體內可產生乳酸、尿酸等酸性代謝廢物,容易造成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我自從離開農村生活,也和大部分人一樣,吃得越來越好,嘴巴越來越刁,大魚大肉,越咸越辣越有味越喜歡吃,雖然也有蔬菜,但是幾乎不吃粗糧,這種錯誤的飲食習慣,導致了我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攝入不足,熱量攝入過多,胖了一圈又一圈,還容易口腔潰瘍,每年還要感冒個三五次,有一次感冒我不想不吃藥,硬挺着,結果拖成了肺炎。

3、過去窮時候的習慣未必都不好,粗菜淡飯,反而更健康。

小時候我們在鄉下一日三餐都是米飯,早上吃稀飯,伴一碗炒酸豆角,或者酸菜梗;中午吃乾飯,配青菜蘿蔔,茄子辣椒,偶爾會有肉;晚上有時吃鴨腳碎末粥,再搭配蒸番薯,有時候跟中午一樣吃米飯。

那時候條件有限,資源也有限,每次吃飯都是那幾樣菜,有時候放學回來,看到那幾樣不好吃的菜,又直接回去不吃飯了,以示反抗,餓一餐,也餓不壞。現在回過頭來想想,那時候吃得不好,肚子里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少生病,我記得在我18歲之前,也就感冒過兩三次。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我們老家鄉下有一對老夫妻,90歲了,他們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都在城裡住着,兒女生活條件都還不錯,可他們從來不去兒女那裡住,他們習慣了農村的生活,空氣好,視野遼闊,到了城裡,燈光太多,地方沒有家裡大,經常頭暈,住不慣,就一直留在農村,老兩口自食其力,雖然偶爾子女會給他們改善一下伙食,但平時還是粗茶淡飯。

有時候,特別是過節,會有孩子回來看他們,其他時間,他們就在村裡待着。

老太太在離家不遠的田裡用竹籬笆圍了一塊地來種菜,她吃完飯就會坐在屋前曬太陽,看着自己養的雞在臍橙樹、李子樹枇杷樹下“咯咯咯”地刨食;屋前有條河,河裡,他們養的鴨子從上游“嘎嘎嘎”地游到他們家門口,又“呱呱呱”地往下游。老大爺還在村裡的池塘養了魚,魚草也是他每天親自去田邊或河岸上割來的,早晚各喂一次。


生活條件越好,越容易“作”出病來 - 天天要聞


每天吃的菜都是自己種的青菜、蘿蔔、茄子、豆角、辣椒、蔥蒜,吃的肉都是自己養的雞鴨魚,吃的蛋也是土雞蛋,土鴨蛋。

90歲了,身體看起來還是很硬朗,耳朵不聾,眼睛不花,他們年輕時也是苦過來的,幾個小孩都沒鞋穿,因為養的多,有時候還要靠兄弟接濟,苦盡甘來,他們依然不改之前勤勞的作風,吃的東西都是土生土長的,兒子孫子們也會給他們也買貴的食物,但是他們還是喜歡吃自己種養的食物,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長壽而且很少生病的原因。

我們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千萬不能“作”,並不是越貴的東西就越好,吃得好並不意味着吃得健康,只有粗細糧食搭配均衡,才能攝取各種營養,才能提高身體素質,保持相對旺盛的生命力。

(圖片來自網絡)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 天天要聞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長壽體質”並非玄學,其實有跡可循!研究發現:心率緩、手勁大……這些你常忽略的身體特徵,竟蘊含著健康長壽的“關鍵密碼”!快看看你中了幾個?第一個就難倒很多人……健康時報圖1個狀態控制穩定血壓穩為什麼血壓穩定=長壽密碼?血壓可以被稱為是生命的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 天天要聞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義診醫生為患者檢查。 孩子通過擲骰子完成健康知識問答。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王西富為高中生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7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揭陽市衛生健康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等多家單位,在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成功舉辦“健康科普進鄉村暨廣東好醫生好護士志願服務行活動”第二場專場...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 天天要聞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醫生接診。 多學科減重門診。 2025年,國家全面體重管理3年計劃啟動元年,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率先成立“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並創新性開設全國首個“多學科體重管理門診”,以“1+3+N”多學科診療模式向肥胖危機宣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主任楊景哥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典型案例:患...
醫療“暗戰” - 天天要聞

醫療“暗戰”

爭奪患者、人才與資源 合作辦醫“兵臨城下” 民營資本重塑行業規則 三甲醫院新院拔地而起 當三甲醫院的新院區在禪西拔地而起,當省級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當民營資本以百億投入重塑行業規則,一場圍繞患者、人才與資源的醫療“暗戰”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醫療版圖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競合與重構。 南都推出專題報...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 天天要聞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方文峰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肺癌領域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該研究本月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公布關鍵數據後,時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研究團...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 天天要聞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中醫專家為患者診脈。 大瀝醫院專線巴士。 “暗戰”——佛山醫衛市場大變局之基層醫院篇 “成群的參天大樹底下,基層醫院只能在夾縫中發展”。 佛山市禪城區,破舊的辦公桌旁,一座鎮街級醫院的話事人平靜說出凜冽的話語。 這番表達,折射出佛山鎮街醫療體系的深層矛盾。作為全國醫改“真抓實幹”先進城市,佛山構建了“市...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裡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