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2022年12月17日23:58:10 健康 1676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隨着國家對疫情的管控政策逐漸放鬆,很多地區都迎來了全面放開。但放開之後,陽性人群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一旦陽了之後就會出現渾身無力、喉嚨干疼、全身發燒等癥狀,胃口也會隨之下降,那麼如果家人陽了的話吃什麼食物最好呢?超全的食療方案來了。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一、陽性人群吃什麼食物最好?記住吃這些,比吃藥還重要!

1、高維生素食物。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有不少陽性人群,在患病之後會有味覺暫時失靈的情況出現,當味覺失靈之後,無論吃什麼食物都會變得如同嚼蠟。這時候更需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來補充,因為這些蔬菜水果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等成分,經常吃這些食物的話,能夠幫助味覺更快恢復,而且還可以確保體內的能量充足。

2、高蛋白質食物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在陽了之後身體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想要進一步補充免疫力就必須要多吃一些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常見的食物有:大豆,瘦肉,魚類,鮮蝦等。

3、高熱量食物。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在剛剛感染之後的2~3天里,很多人也都不願意吃東西,但不管怎麼說還是要吃一點主食的。因為患病後人的身體狀況就會隨之降低,但腸胃卻依然在工作,如果不吃東西的話就會增加胃酸的分泌,進而出現胃部不適癥狀。所以在居家養病期間,每天需要攝入至少400克的主食,這樣才能夠補充能量所需。

二、陽性人群吃什麼藥物能快速轉陰?

1、布洛芬緩釋膠囊。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布洛芬膠囊在治療發熱、止痛等問題上也有着很好的效果,由於患上新冠病毒之後就會出現發熱,渾身疼痛,四肢無力等癥狀。想要緩解這些癥狀,就可以通過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來進行治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藥過程當中一定要按藥物使用說明書來服用,不要一次性服用太多,如果是孕婦或者小孩也需要謹慎服用。

2、蓮花清瘟顆粒。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蓮花清瘟顆粒是官方公認的治療新冠病毒比較有效的藥物,所以在患病之後也可以通過服用蓮花清瘟顆粒來進行治療。因為這種藥物屬於中成藥,相對於西藥來說起副作用要相對小一些,而且還可以改善渾身乏力,咳嗽發熱等癥狀。

3、復方氨酚烷胺片。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在患病過程當中也可能會出現類似於感冒的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等,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就可以通過服用復方氨酚烷胺片來進行改善,但這種藥物並不適合幼兒進行服用。如果是孩子的年齡比較小,那麼就可以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4、藿香正氣水

全國陽性突破40萬!怎樣從“陽”變“陰”?比吃藥重要!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狀況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患病之後出現的反應也會有所差異,如果發現自己有噁心嘔吐甚至腹瀉等問題,就可以通過服用藿香正氣水來進行緩解。若接受不了藿香正氣水的味道也可以直接服用藿香正氣軟膠囊。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來1個月像“被牛含在嘴裡” - 天天要聞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來1個月像“被牛含在嘴裡”

北京進入“蒸煮模式”網友:出門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進入“蒸煮模式”。據中國天氣網預報,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氣溫可達37℃。陰雨天氣頻繁,濕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餿味了。網友評論稱“感覺出門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終於也體會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續來襲,高溫健康風險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桑拿天”持續來襲,高溫健康風險你了解嗎?

記者從中央氣象台獲悉,中央氣象台7月4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四川東部、重慶、華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局地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桑拿天”超長待機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一起來看中國氣象局專家怎麼說。記者:阮帥...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 天天要聞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