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2022年11月03日16:47:30 健康 1560

人一旦上了年紀,很多事情就會身不由己,想做的事沒有時間去做;想見的人,常年不在身邊;就連想喝點酒,孩子們都會勸誡你還是少喝點。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說這是孩子管束你,不讓你喝酒,不讓你這不讓你那,倒也不是,孩子們完全就是關心你,希望他們不在身邊的日子,你能照顧好自己,就算所有的都沒有,也希望你平安健康就好。所以,說到底,就是為了你的健康着想。


那畢竟老年生活還是蠻枯燥的,所以即便孩子們不讓,你偶爾也會約着自己的老夥計們聊聊天,喝喝酒。其實,在很多行家的眼裡,上了年紀就不能喝酒,這純屬是胡亂說話的!只要是養成這4個習慣,酒你想喝就喝。

習慣一:喝酒前要吃點東西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你看現在年輕人喝酒,桌子上都會放着一盤花生米,要麼就是毛豆啥的酒前菜,你說這東西有多少,倒也真的沒有多少,只是別小看這點東西,真的會起到大作用。吃和不吃絕對是兩個樣子,吃了再喝酒,就相當於你可以慢慢地和自己的酒友聊聊晚年生活,這是一種享受;而不吃,則會很快醉了,要是每次都這樣,不僅對身體不好,那估計別人下次也不會再和你喝酒了。尤其上了年紀,千萬不可以這樣,多為孩子們想一想。

習慣二:定量喝酒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人上了年紀喝酒,很多人叫自己是老酒鬼,於是十里八鄉就傳遍了,每次誰家有紅事白事就把自己喝得爛醉,真的是無愧於老酒鬼的稱號。但即便年輕時候特別能喝酒,年紀大了,還得要稍稍控制一下,喝酒必須定量。每天多少,每周多少都得有個數。要不然第二天起來還是會很頭疼,畢竟年紀較大了,哪能忍受得住呢?本來是保持一個興趣,讓晚年生活不那麼枯燥,結果天天喝得爛醉,每一次喝酒都跟沒喝過一樣,結果有可能會把自己的身體害到萬劫不復之地。

習慣三:喝酒要慢點喝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我們說喝水都要慢慢喝,更何況是酒。尤其是年紀大了,再不敢像年輕那樣海吃海喝,嘴巴是滿足了,身體呢?所以應該慢慢喝,把它當成一種消遣,一种放松的工具,僅此而已。酒對於人們來說,無非就是飲品和消遣兩種意義,切莫過多地給它增加任何“罪惡原因”。

習慣四:喝酒只喝純糧酒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如今市面上,有太多無名酒,這些酒沒法保證質量,也沒法保證來源。就算是都可以滿足,那它的原料呢?更何況是上了年紀的人喝,就更加應該喝“明白酒”。保持這個習慣,即便是多喝點,也沒有太大的壞處。不管怎麼樣,一款純糧食釀造的酒是所有的酒桌文化的源頭,沒有好酒,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目前在白酒圈子裡,醬香酒可以說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酒類,不管是對原料的篩選還是對釀造環境的要求,都是本着最高的標準來釀造的。不妨來看看下面這款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醬香酒。

國康·康10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這款酒可以說是醬香酒圈裡冉冉上升的一顆“新星”,也是來自茅台鎮的品質好酒,這款酒之所以能在醬香酒圈裡達到很高的評價,均是因為它的原料是貴州特有的紅纓子糯高粱,高粱很多地方都有,但能用來釀造醬香酒的得是極品高粱才可以。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其次,選用傳統坤沙釀造工藝,從端午制曲開始、經重陽下沙、投料、蒸煮、發酵等多道工序,繁雜且多變、工時慢且長,才可以賦予它被人稱頌的好品質。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喝過國康·康10的酒友對其口感的豐富度也是讚嘆不已,小小的酒瓶里卻有着如此上等的口感,真的是非常適合上了年紀的人飲用。

上了年紀不能喝酒?行家:胡說!養成這4個習慣,想喝就喝 - 天天要聞

但就是這樣一款優質的醬香酒,入世多年非常低調,各大宣傳渠道中也鮮少看到的它的身影,僅僅只是在一些貴州當地的老酒友的酒桌上能看見,但喝過的無一不說好。

好了,以上就是喝酒必備的4個習慣,上了年紀的人們一定要牢記。大家還有什麼好建議歡迎留言分享!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