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期間
面對隔離周期長、收入減少、
孩子要上網課等情況
居家生活也誘發了不少市民
焦慮、緊張、暴躁的負面情緒
對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春陽
向老年人、學生和家長、
一線醫護人員、隔離人員
等群體給予相應建議
呼籲大家科學防疫
學習身心調試方法
積極調整心態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
01 老年人
客觀認識疾病,發揮正能量
“疑病”心理是疫情期間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這和老年人信息相對閉塞、容易相信謠言有直接關係。
李春陽建議老年人客觀認識疾病,通過官方媒體了解準確的疫情信息,不傳播和輕信來自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樂觀或恐慌心理,如果身邊有老年朋友再撒播不實信息,也應及時指正,發揮正能量作用。
同時,與家人共同學習疾病防治知識,關注家人的身心健康,營造良好的居家氛圍,如與家人共同進行棋牌等遊戲,與親屬、朋友等通過手機進行溝通交流,形成互相關愛的支持系統。
如果發現自己存在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先試着接納自己的這種情緒,然後通過向家人訴說、放鬆訓練等方式進行排解。
02 學生和家長
保持規律生活,發現閃光點
學生居家學習期間,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並認真參加線上課程學習,保持學習環境整潔,學會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針對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恐慌、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應多與父母進行溝通,充分表達自身感受與需求。“要合理使用電子產品,遠離網絡沉迷,同時,緊跟教學進度,避免產生知識缺漏,及時複習和完成作業,盡量保證自己的學習質量。”李春陽說。
同時,家長也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孩子學習時,儘可能陪伴孩子一起看書、學習,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幫助孩子改善情緒,可以安排課後居家運動、畫畫、唱歌、勞動等幫助孩子減壓。
此外,居家期間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親子矛盾,家長應用發展的眼光善於發現孩子優點,要知道每個人成長中都有小波折,放在更大的時空中去看,很多“問題”經過正確引導後會讓孩子獲得更多成長。
03 醫護人員
適當宣洩,肯定自我價值
一線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面對嚴峻形勢、高壓工作,也會出現焦慮情緒,尤其是面對患者病情加重的無力感、對於無法兼顧家庭工作的自責,如果不能合理疏解,甚至會引發“應激反應”。
因此,一線醫護人員在工作時,做好身體防護的同時,也應該給自己的心理穿上一層“防護服”。在生活上,避免長時間工作,休息時可以聽一些輕音樂,做一些娛樂活動,盡量保證有效的睡眠時間。
“心理壓力來襲時,盡量及時轉移注意力,不讓負面情緒繼續擴散。”李春陽說,“如果這樣的念頭很難消失,不必強求,允許自己的負面情緒適度宣洩,比如哭一場、與信任的朋友或同事傾訴、分享。同時,積極地自我對話,肯定自己的付出、專業能力和自我價值,提高自我效能感。”
李春陽建議,在工作結束後與同事之間相互鼓勵,或通過微信等通信工具與家人、朋友互動傾訴煩惱,獲得支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04 隔離人員
制定目標規劃,專註當下
對於居家隔離人員來說,應該儘快調整自己,適應新環境,避免在此期間因迷茫、無措而引起焦慮情緒,有效的辦法是給自己規劃“居家計劃”,如制訂每日生活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同時設置一個短期目標,如鑽研某一件事情,看完某一本書,學習某一項技能,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居家隔離期間,尤其要注重與家人的溝通,聊天內容要儘可能豐富一些,且盡量避免疫情話題,如成長經歷、未來旅行計劃、情感成長等話題都是不錯的選擇。”李春陽說。
對於集中隔離人員來說,重要的是了解真實可靠的信息與知識,理智關注疫情信息,減少看手機時間,回歸更單純的生活狀態,做到作息規律、健康飲食,並關注當下正在進行的事情。如果在此期間發現自己出現恐懼、自責等情緒,提醒自己或家人這些情緒的出現是正常的,進行適當放鬆練習,將它們對生活的影響程度降至最低。
05 普通人員
積極面對,擁抱親情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群來說,疫情期間出現情緒波動是正常的,要有意識地關注和覺察自己的情緒,及早發現負性情緒,並用適合自己的、科學的方式調適情緒,比如找好友家人傾訴自己的煩惱、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還可以和家人進行約定,當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時,家人可以用一個手勢來提醒自己,而當自己看到這個手勢時,也應該立即停止現在的舉動,慢慢冷靜下來進行自省。
學習換個角度思考看待疫情,對於普通人來講,平時大家的生活緊張又繁忙,而這段時間會讓我們慢下來,是陪伴家人、反思自己、充分休息的好機會。還可以發揮自己特長,儘可能多的讓自己在疫情下發揮正能量,如參加志願服務,製作小漫畫、小視頻向更多人傳遞科學防疫理念,在此過程中將收穫更加積極自信的自己。

舒緩不安心理妙招
如果我們因為人際支持不足而感到焦慮、緊張,可以嘗試“蝴蝶拍”來轉移注意力、增加積極體驗。
“蝴蝶拍”是指像蝴蝶一樣拍扇着翅膀,又好像我們在擁抱自己,安慰自己,可以促進我們心理和身體的恢復,進入一種穩定的狀態。從生理學的角度講,這個練習是對身體進行雙側刺激,促進信息加工,激活副交感神經,從而使我們情緒穩定,獲得安全感,以達到內心愉悅平靜。
在做這個練習之前,先想象一下過去生活中讓你感到愉快、有安全感或是被關愛的景象。同時想象與這個景象相聯繫的積極詞語,讓自己慢慢進入安全或平靜的狀態。
首先,雙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左側、左手在右側, 輕抱自己對側的肩膀。然後,雙臂在胸前交叉,右手放在左上臂,左手放在右上臂,雙手交替在兩個上臂輕輕拍打,就像蝴蝶輕輕地扇動翅膀一樣。隨後,雙手輪流輕拍自己的臂膀,左一下、右一下為一輪。
過程中應注意速度放慢,左右各拍一下算一次,慢慢拍打4~6次,同時靜靜感受放鬆的感覺。如果積極的狀態不斷增加,那麼再次閉上眼睛,讓自己盡情感受剛才的感覺。隨着積極的感受不斷上升,請再次交替輕拍兩邊4~6次。
同時
德州天衢新區黨群工作部
聯合德州市義工志願者聯合會、
德州市心理健康服務促進會
開通應急心理服務熱線電話
“400-651-6768”
自即日起
安排專業心理諮詢師坐班值守
提供專業、規範、便捷的
公益心理諮詢服務
應急心理服務熱線主要針對

奮戰在醫護、社區、服務一線的工作人員;
急需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的居民;
居住在中高風險區的青少年;
其他因疫情引起不良情緒的青少年。
往期內容回顧
寫新圖文
■德州發布通告: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
■德城、樂陵、天衢新區公布5名密接者活動軌跡
■緩解新市民、青年住房困難!德州出台實施意見
■事關核酸證明,德州多家醫院發布通知!

■記者:俞榮 劉暢
■編輯:高暢|審核:李霞 潘曉泉
■推廣合作:0534-2220035 / 22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