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對於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它是重要的解毒器官,但是它沒有痛覺,出現故障時人往往難以第一時間察覺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查出肝病時就已經很嚴重的一個原因。很多人是知道它的重要性的,所以平時會注意養肝,但是最後卻發現,它不但沒有越來越好,反而受到損傷了,但是自己並沒有喝酒,為什麼肝養着養着反而更不好了呢?
實際上,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在養肝,殊不知反而是在給它增加壓力,吃藥或吃補藥可能就是很多人的一個養肝方法。
45歲的孟先生感覺自己到了中年了,需要保養身體了,因為自己經常喝酒,擔心傷肝,於是他自己去買了點護肝片回家吃,覺得能養肝,預防肝病。但是一段時間後,他體檢的時候卻查出肝功能出現異常了,醫生告訴他這除了和他長期喝酒有關,跟他亂吃藥也有一定的關係。
長期自行亂吃藥,容易增加藥物性肝損傷的風險
不要小看藥物性肝損傷,它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是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若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拖久了,可能會發展成肝衰竭,甚至會影響到生命安全,應當引起大家的關注與重視,並且學會預防。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傷肝、生氣傷肝,但卻忽略了服用藥物這一點,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有的朋友為了預防疾病,為了護肝,會自行吃護肝片、中成藥,或者是中藥,覺得有用,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預防疾病。
雖然它是用來治病的,但使用不正確不合理反而會帶來危害,其實換個角度想一下,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了,比如對於需要長期吃藥的人來說,很多人會擔心吃多了傷身體,那為什麼自己買補藥吃就一定不會傷身呢?
常言道,是葯三分毒,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論是西藥還是中藥,都不能亂吃。特別是中藥,很多人都認為它是天然的,對身體沒壞處,但其實許多都有一定的毒性,還有的已經被國家藥典除名了。
以下三種葯不能亂吃,容易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第一種葯是:何首烏等中草藥
它的名字雖然有烏這個字,但和頭髮沒有什麼關係,吃它並不能使其變黑,也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它可以治療脫髮,若是自己亂吃,反而讓容易引起肝損傷。
中藥在應用上是講究辨證施治的,不同的人即使是一個問題,可能具體的藥方也不完全一樣,不管是治療疾病還是調理身體預防的,怎麼吃都要在中醫指導下科學的進行。
第二種葯是: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葯
頭疼感冒這些小問題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尤其現在換季了,天氣逐漸變冷,更容易出現,這時候許多人就會自己吃點這類藥物。雖然起到了緩解作用,但若吃得次數比較頻繁,一不舒服就吃,過量了,也容易引起肝損傷,對乙酰氨基酚就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在此也提醒大家一點,雖然這類藥物有的可以緩解多種疼痛,但建議還是要找到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能緩解一時,但未必能治本,若是長期自己亂吃,可能反而容易引起耐葯,掩蓋問題,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第三種葯是:抗癌藥
這種也容易引起肝損害。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建議不要因噎廢食,要相信科學的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用藥,若用和不用相比,利大於弊,建議聽從醫生的建議。正確科學地用藥,自己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偏方,不要自己亂用藥,服用後若身體出現了一定的副作用,也不要自己停掉,先要告知醫生,然後合理進行調整。
除此之外,對於有必要服用保肝藥物的人來說,在選擇上也要注意,不能自己亂吃藥,也要遵醫囑。建議簡化用藥,且服用期間要注意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不適表現,必要時及時調整方案。
如果同時要吃不止一種藥物,也要詢問醫生,這兩種或多種是否可以同時吃,若有影響,在其指導下考慮調整用藥方案。
對於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人來說,尤其是比較容易影響到肝臟健康的,建議期間要定期檢查一下肝功能,如果產生影響了,便可以及時調整方案,避免帶來更大的不利影響。
養肝就是在養命,想要它好,除了平時最好不要喝酒、盡量少生氣,避免藥物傷害到它也是很重要的,如需用藥,都提醒大家遵醫囑,而不是每次都自行用藥。葯,吃對了能治病,但若吃錯了,可能反而會帶來健康隱患,長期下去,對身體不好。
總而言之,藥物性肝損傷應被大家重視,以上提到的幾種藥物,提醒大家不要自己亂吃,看完不妨告訴家人朋友。
參考資料:
1. 葯不能亂吃,這7種很傷肝!3個用藥常識別再錯了.家庭醫生雜誌.2019.07.10
2. 吃這些葯,小心藥物性肝損傷.2022.09.28
3. 藥物性肝損傷正成為健康“隱形殺手”.光明網.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