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上火”的經歷,比如夏天天氣炎熱引起身體燥熱,吃了上火的食物後口舌生瘡、大便乾結,還有肝火旺的人脾氣急躁、內熱大,久病之人“陰虛火旺”等。
《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裡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
體寒的癥狀
1、怕冷,手腳冰涼;
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復期長;
3、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
4、面色暗淡,無血色;
5、易疲勞,關節部位易酸痛;
6、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7、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
8、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脹;
9、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
10、皮膚乾燥易乾裂;
11、腳後跟易乾裂,腳部血液循環差;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呢?
當現代人不分季節大量誤吃各種寒涼的瓜果蔬菜後,當人們在夏季長期使用空調後,當女士們為了顯示身材盡量少穿衣服後,大量寒濕正悄然進入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虛火就越來越大。
而目前普遍都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降火應當驅寒護腎
實際上,想要下火,就必先驅寒補腎,要使用溫熱療法。很多人疑惑:溫熱療法,這難道不是火上澆油嗎?確實,有虛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虛不受補”,但這種補不得的狀況只是一種假象。
那應該如何驅寒補腎?
一、切勿長期貪涼
現在的人普遍貪涼,大量吃著寒涼的食物還覺得燥熱,是腎氣虛弱、經絡不通造成的。燥熱則會進一步貪涼,就更加重了血管、經絡的收縮、淤堵,這樣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
二、常運動
經常運動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只要運動開了,出汗了,就會感到身體內的燥熱自然消失了,渾身輕鬆了,心情舒暢了,這是因為運動後體溫明顯升高,血液循環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濕的同時也能帶走了虛火、疏通經絡。
三、做好腎部保養
腎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對身體各個臟腑起着滋養、濡潤的作用,是人體氣的底子,對各個臟腑起着里溫煦、生化的效用。做腎部保養,不僅能夠有效地調理腎臟,還能預防疾病、讓人精力充沛。
內容來源:經絡拍打保養微信公眾號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誌社
通訊員:秦沙沙 孫磊 李金環 王晶晶 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