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一滴也別喝!科學家發現,2020年全球有74萬人因飲酒患癌

2022年10月04日18:31:26 健康 1420


柳葉刀:一滴也別喝!科學家發現,2020年全球有74萬人因飲酒患癌 - 天天要聞


有關酒的爭論,從來也沒有停止過,愛酒的人覺得酒是美酒,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騷客都離不開酒,不愛酒的人覺得酒是害人的酒,看看身邊那些嗜酒如命的人,沒有幾個有好結果。

既然爭論不休,我們不妨來看一則權威的研究。

2021年7月,《柳葉刀·腫瘤》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哪怕是少量喝酒都能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研究表明,到2020年全世界共有74萬新發癌症可以歸咎於飲酒,其中包括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研究還發現,蒙古、中國、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為所有與酒精有關癌症新病例歸因分數之最。

為什麼少量喝酒也會增加致癌風險?《柳葉刀·腫瘤》雜誌同樣給出了解釋,研究證明酒精可通過改變DNA,蛋白質,脂質等生物學途徑引起癌症的發生髮展。酒精代謝物乙醛引起,氧化應激和激素調節影響均可增加癌症風險。

由此可見,很多人宣傳,所謂的少量喝酒有益健康,很有可能是酒廠騙人的鬼話。

沒有一個醫生會建議自己的患者飲酒,即使少量飲酒也不行。


柳葉刀:一滴也別喝!科學家發現,2020年全球有74萬人因飲酒患癌 - 天天要聞


對於中國人來說,喝酒的風險會更高,這是因為中國人身體缺少乙醛脫氫酶,導致身體里大量的乙醛堆積,從而出現特有的紅臉病,我們能夠發現身邊有很多喝酒上臉的人,不是因為他們酒量好,而是因為缺少解酒酶,這樣的人喝酒危害更大。

除了會增加癌症發病風險以外,長期飲酒還會增加脂肪肝、肝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很多人在飲酒後發生心梗或腦梗,飲酒時間越長,戒酒越難,強行戒酒,還會出現酒精戒斷綜合征嗎,表現出易怒、消沉、沮喪、噁心、盜汗、顫抖、幻聽等不適。

所以,要想身體更好,最好滴酒不沾。

也有人會說,醫生,我雖然喝了酒,但是我想辦法解酒了,應該問題不大吧。

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世界上並沒有解酒藥,酒的代謝只能依靠身體的代謝功能,不管你是喝茶還是喝水,酒是一口一口喝的,也不是一下子解的。

很多人喝酒後亂吃藥,還會更危險,比如喝酒後吃頭孢,很容易誘發嚴重的雙硫侖反應。


柳葉刀:一滴也別喝!科學家發現,2020年全球有74萬人因飲酒患癌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着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着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着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