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林寶珍
家住寧德古田縣的老胡(化名)是一名腦梗死後遺症患者,左手左腳曾經都不能動,在古田縣中醫院康復院區接受了幾個療程的治療後,病情明顯好轉,已能走路。上周,老胡出院前,將一封的感謝信送到福建省康復醫院蔡樹河主任醫師及其團隊面前,並深深鞠躬表示感謝。
蔡樹河“師帶徒”名醫工作室在古田縣中醫院掛牌(資料圖)
據介紹,為改善群眾就醫感受,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專家看診服務。2020年12月,通過寧德市“柔性引才”政策,古田縣中醫院與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建立醫聯體協作關係,引入蔡樹河“師帶徒”名醫工作室,依託名醫工作室的平台優勢強基層、補短板。通過定期開展坐診、教學查房、科室業務培訓、學術交流和傳幫帶活動,群眾的就醫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
蔡樹河(右一)一邊給患者治療,一邊給基層醫生講解
今年4月22日,古田縣中醫院康復院區康復科正式開科,並在蔡樹河團隊的協助下,以神經康復、骨傷科康復、疼痛康復等為主要特色,採取中醫康復治療手段為主,輔以現代康復訓練,為患者提供康復醫療服務。該科的投用填補了古田縣中風患者無康復治療的空白。在家門口醫院就能享受省屬醫院名醫的治療,無疑讓老胡這樣的患者康復得更好。
蔡樹河(中)在給基層醫生上課
據介紹,蔡樹河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骨傷康復科的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南少林骨傷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少林理筋整脊療法項目負責人,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炳煌淺針術”代表性傳承人,擅長脊柱病、眩暈病的治療以及骨傷康復等。他將南少林理筋整脊療法、吳炳煌淺針術等國家級、省級非遺特色診療技術帶入基層,在古田縣中醫院等多地基層醫院定期坐診的同時,還協助開展非遺診療技術指導、中醫知識講座、對醫生進行中醫體質辨識知識培訓,參與頸舒慷護膚抑菌油產品研發及生產,編寫專著、開展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推廣和傳播中醫知識。蔡樹河將這一模式帶到了晉江市中醫院等多個基層醫院,進一步滿足了群眾多元化、高水平的醫療需求,為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作出探索與實踐。
本文為海峽都市報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編輯:潘澤彥
實習生:廖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