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養生延壽的流派很多,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一派主張靜養。老子認為:“人生有期,百年為限,節護之者,可至千歲。”傳說老子活到300多歲。
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靈樞·天年》曰:“人壽百歲而死。”《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亦云:“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現代學者從多方研究證明,人的壽命應在100歲以上。多數學者認為在120歲左右,有學者認為可活到180歲,蘇聯學者蘇哈列夫認為人可活到400歲。我國在1979年人口普查時發現了一位142歲的老人吳雲清。據報道,吳雲清是佛教徒,夜間打坐靜養,很少平卧睡覺。
現代人為何很少活到百歲以上?
原因之一是不懂得靜養。陰陽學說認為:動為陽,靜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生命之本,本於陰陽,陰陽平衡,才能長壽。現代人更注意養陽(動養),不重視養陰(靜養),只強調外練筋骨皮,不注意內練一口氣,人為地造成了陰陽失調。
保養陰氣,減少耗散,是長壽的秘訣之一。就現代人的生活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來講,培養陰氣更顯得重要。《內經》指出:“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就是說秉天之陰氣濃厚者長壽。保護陰氣,減少耗散,也是維護陽氣的根本。人的一生中,陰氣極易耗散,故通過靜養來保陰、養陰是長壽的根本。人體內精、血、津、液等屬陰,古代養生家的還精補腦、吞津咽液都是養陰的方法。
為什麼女性壽命大多比男子要長?
就是因為女性普遍靜多動少,陰氣偏盛,陰氣耗散較少,細胞分裂速度較緩。男人愛動少靜,性剛氣盛,陰氣耗散較多,細胞分裂加速,故壽命不如女性長。
從仿生學的角度看,龜蛇之所以長壽,是和其陰氣較盛分不開的。陽氣盛的老虎、豹子則壽短,原因也在此。道家、佛家的養生方法即以靜養為主,老中醫看病、打脈要調息(調整呼吸),書畫家寫字作畫要全神貫注、精神內守,也都是靜養方法。故道家、佛家養生者和書畫家的壽命一般都很長,歷史上有記載的400多名中醫師,平均壽命在80歲以上,其長壽之道就在於養益陰氣。
在自然界中,陰氣多存在於海洋、江河、湖泊、深山密林以及花草叢生的原野中,那裡的陰離子多,可補充人體的陰氣,是靜養的理想場所。
壽星——李青雲長壽秘訣
來源:網絡
李青雲是我國近代一位精於養生的氣功名家,四川綦江(今屬重慶市)人,主要生活於清代。在中國有名的壽星之中,除了傳說中800歲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雲了。李青雲生於公元1677年(清朝康熙十六年),卒於公元1933年,歷經256年(說273年),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壽星之一。民國二十年《萬州日報》載:“開縣二百七十三歲老人李青雲”一文,一時轟動全國。
李青雲究竟活了多少歲,已無法考證,但據知情人士證明其確實活了170歲以上。
來源:網絡
李青雲認為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是由元氣所主宰的。他形象地把愛護與不愛護元氣比作蠟燭存放的位置:若是把點燃的蠟燭放於罩籠內,燃燒的時間相對就比較長;若是把蠟燭置於風雨中,燃燒的時間就短得多了,甚至立即熄滅。養生之道亦是如此。他非常欣賞老子的話:“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毋使汝思慮縈縈(纏繞)。寡思路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他說,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養生之庸人所忽視。
他很注意保養,平時不抽煙、不飲酒、不喝茶,吃飯定時定量,早睡早起;如果說有什麼奇特之處,那就是他愛蓄長指甲,並常用小竹管套在手指上加以保護,等指甲長至六寸左右,即剪下置於木匣內保存,李死時留有指甲殼一小匣。
在講到自己起居飲食時,李青雲說:“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餘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
他還告誡人們:寒暖不慎,步行過疾,酒色淫樂,皆傷身,損傷之極,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養生術,行不疾行,目不久視,耳不極聽,坐不至疲,卧不至極;要先寒而衣、先熱而解,要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要無喜怒哀樂之系其心,無富貴榮辱之動其念。又說,饑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的準則和關鍵。
本文合作作者:徐成文
本文編輯:沙 果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