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重慶8月30日電(谷訓 王瓊 余俊逸)高血壓具有家族聚集現象,母親在孕期受到不良刺激(如感染等)可導致孩子出現高血壓,但這種高血壓是否會跨代遺傳呢?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心內科曾春雨教授團隊,通過歷時6年的研究,發現答案。
曾春雨教授團隊8月25日在國際頂級心血管疾病研究期刊《循環》(影響因子39.9分)線上發表研究成果:母親孕期感染可導致子代出現高血壓和尿鈉代謝異常,並且會通過母系出現跨代遺傳,即前三代表現為自發性高血壓,第四、五代表現為鹽敏感性高血壓,並闡明其跨代遺傳的潛在分子機制。

(圖說:孕期LPS暴露導致跨代遺傳高血壓的機制模式圖)
曾春雨團隊通過給孕期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革蘭氏陰性細菌內毒素)構建孕期感染模型,所得到的子一代大鼠出現高血壓和尿鈉代謝紊亂。子一代的高血壓雌性大鼠與正常血壓雄性大鼠繁殖,其後代也會出現自發性高血壓,直至第三代。進一步觀察發現,第三代高血壓雌性大鼠與正常血壓雄性大鼠繁殖得到的第四代大鼠並不出現自發性高血壓,但在高鹽飲食誘導下會出現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這一現象在第六代才逐漸消失。

(圖說: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心內科曾春雨教授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孕期感染導致的高血壓雖然可以遺傳,但並不影響基因(DNA)變異。孕期感染會造成宮內氧化應激和炎癥狀態,在子宮內未出生的子一代雌性大鼠的卵細胞中,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B表達會異常升高,其後代腎臟中組蛋白H3K9me2甲基化修飾水平降低,使得RAC1基因表達升高,導致鹽皮質激素受體(MR)信號異常激活,最終出現尿鈉排泄紊亂和高血壓。後續各代腎臟中H3K9me2甲基化水平持續降低,RAC1-MR通路激活,跨代遺傳主要機制形成。可以這樣理解:H3K9me2甲基化水平的改變就像一把“刻刀”在基因表達過程中造成的深深的“刻痕”,歷經幾代“刻痕”始終存在,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B就是“刻刀”,而宮內氧化應激就是握着刻刀的“手”,是造成表觀遺傳改變的原動力。
針對這一“表觀遺傳”機制,曾春雨教授團隊進一步從根源上尋找治療措施,使用抗氧化劑tempol給孕期感染的大鼠實施干預,有效地預防了後續各代的高血壓和尿鈉代謝異常。曾春雨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給高血壓這一心血管疾病首要危險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和防治措施,同時隨着國內“三孩政策”的開放,人們更應當重視避免孕期不良刺激對孩子產生的潛在健康影響。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