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2022年07月16日16:01:13 健康 1975

腎病最怕什麼?最怕進展為尿毒症。從這個角度來講,重症病情看似可怕,實則是診治過程中的小插曲;而真正可怕的,是久病。

為什麼呢?

重症患者經常有大量蛋白尿、全身水腫、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出現腎小管壞死、酸中毒、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

慢性腎臟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 天天要聞

看似可怕,但是這些併發症,全身水腫、蛋白尿、酸中毒等等,大多重症都有針對性的藥物來緩解,其中一部分癥狀有特效藥。當併發症被控制後,壞死的腎小管再生,腎功能也會得到改善,病情往往恢復得不錯。

所以腎病患者突發重症,看似可怕,其實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可怕。

可怕的什麼呢?

扁鵲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齊桓公初病之時,扁鵲胸有成竹,接連三次要給蔡桓公治病,但都被拒絕;等時間慢慢延長,蔡桓公成為久病,即使醫術高如扁鵲,也只能說無葯可治,掉頭逃往秦國,而後蔡桓公病死。

這裡有個細節:直到無葯可治之時,蔡桓公仍然沒有任何癥狀(幸虧沒有癥狀,否則扁鵲就跑不了了)。久病沒癥狀,是最讓人頭疼的。

腎科有一個現象:不怕蛋白肌酐雙高,就怕肌酐單高。

因為尿蛋白是早期炎症的產物,炎症是免疫系統與致病物質劇烈對抗形成的。尿蛋白高,是身體在反抗病魔,說明腎臟細胞有能力發動反擊。儘管腎小管可能在雙方對抗中受牽連,出現腎小管壞死、腎功能衰竭。腎小管上皮細胞是可以再生的,腎功能也可以恢復。

不怕腎小管壞死,就怕腎小球壞死。腎病到晚期,腎小球硬化壞死,無法發起炎症,尿蛋白也就很少、或是沒有了,病情也就難以恢復了。

總之腎病是:

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不怕蛋白肌酐雙高,就怕肌酐單高;

不怕腎小管壞死,就怕腎小球壞死。

這三句話,是一個意思。

慢性腎臟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 天天要聞

重病好治、久病難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醫患關係完全相反。

有時候我會想:我若站在扁鵲的位置,該如何解決蔡桓公的疾病?想來想去,終無良策。最後結論:這是一個死結。

多年行醫,我深有體會:

1.重病的醫患關係,是“患者求醫生”

當患者多、排隊長的時候,重症患者也會堅持來排隊,不會輕易放棄。

中藥普遍不太好喝,但重症患者喝得心甘情願。

重症需要忌口,好吃好喝的不能碰、或要少吃,痛苦不?很痛苦!但重症患者主動執行無怨無悔。

慢性腎臟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 天天要聞

2.久病的醫患關係,是“醫生求患者”

你尿蛋白有加號,需要規範診治——感覺沒啥事呀,最近比較忙,過段時間再好好治治。

葯雖然不好喝,但良藥苦口利於病,要堅持治療——哎呀我就停幾天,不會有多大影響。

你需要每天運動半小時,對腎臟和身體都好——好好我知道,今天下班太晚了,下次一定。

此時我不像是一個醫生,倒像是一個服務員,盡心伺候着患者,患者還不情願。現在很多醫院已經將“挂號費”寫成了“醫事服務費”,醫生能當好服務員是最好的。不過這個服務員很奇怪:通常服務員是客戶喜歡什麼就給什麼,順着客戶的心意來;這個服務員就“不識相”,客戶不願意做什麼愣讓人家做什麼。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醫生求不動患者,病才成為了“久病”,就像扁鵲和蔡桓公這樣。都說“醫不叩門”,可即使扁鵲來叩門了,也沒用。所以我多年的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悲劇,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死結。這一點上,兩千多年來我們沒有任何進步,或許再過兩千年,後世之人有智慧解此難題。

當然,也有許多患者並非蔡桓公樣的人,是有健康意識的,所以我推送科普文章,才有預防久病的意義。醫生們的薪水,有一部分來自於國家經費,經費來自於廣大老百姓納的稅。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該患者有沒有掛你的號,你為患者講解腎病知識、避免久病發生也是應該做的。

還有部分患者,是另一回事:患病而不知病(腎病的知曉率只有10%)。多年沒檢查過,醫生患者都不知道,不知不覺腎臟纖維化了,成了“久病”。

多久算久呢?不好去劃一個固定的標準,越久越難改善。最早的“久”,是腎小球濾過率低於45,過了這條線,治療效果就不如早期了。最晚的“久”,是血液透析一年後,腎臟就沒有改善價值了。

最後,希望朋友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畏重病、避免久病,讓自己和家人擁有健康的生活。

腎友們若還有腎臟病問題,可點擊→腎出問題了,找“腎科石醫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 天天要聞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如果說夏天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社交平台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 天天要聞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 天天要聞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俗話說“小暑到,伏天來”,三伏天往往開啟於小暑節氣。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進入倒計時,但外界的氣候卻已經有了明天的“伏味”。氣溫持續走高,降雨頻繁,天空中總是陰雲不散,空氣濕度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屋子裡都潮乎乎的,有種提前入伏的感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聞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你以為夏天只能靠吹空調、吃冰棍、喝冷飲來給身體降溫嗎?其實不然!中醫卻建議:天氣越熱,越要“趁熱打鐵”——喝熱茶、晒晒背、泡泡腳……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實則蘊含著中醫的養生智慧。學會用“以熱制熱”的養生妙招,還能有效逼出體內寒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