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問我:云爾老師,孩子被診斷為抑鬱症之後不願意去上學,到底該讓孩子去上學呢?還是不讓他去上學呢?也有的孩子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學校老師建議孩子休學,到底該不該辦理休學?還有更嚴重的,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學校讓家長辦理休學手續,孩子休學一年之後能不能順利復學呢?
該不該去上學?該不該休學?這是一個困擾着很多家長和孩子,甚至是心理諮詢師的事情。這也是一個悖論:不去上學,可以避免在學校里的各種問題,是不是心理就會康復了呢?可是,他的學習就更加跟不上了,和同學們以及老師們的人際關係更加生疏,社會功能退化,就更加不願意上學。他不上學,自己又沒有自控力,在家不學習,一覺睡到12點,甚至下午3點,而晚上來精神了,要麼玩遊戲,要麼看視頻,要麼和一些網友聊天。最終的結果就是更加不願意去學校。
云爾老師
他在現實中不與同學和老師來往,和同學、老師們的距離感更強了,慢慢地就感覺自己和別人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他希望別人理解關心自己,他根本就不參與集體的學習生活,別人又如何去理解他呢?
還有,因為孩子不上學,在家黑白顛倒,家長焦慮不安,說幾句,孩子就和家長大吵大鬧,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最終,不上學不但沒有讓孩子心理健康起來,反而導致心理問題更加嚴重。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開始不去上學,最後更加無法上學的原因。
那麼,是不是我就不支持給孩子請假,或者反對給孩子辦理休學呢?不是,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情況肯定要辦休學,但有些就沒必要辦理休學。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
為了方便表述,我對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後面統稱為有“拒學症”的孩子。
我在這裡不去討論導致孩子拒學症的原因到底是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焦慮症、人格障礙、強迫症等問題。
云爾老師
前面我也講過很多次,孩子不願意上學的原因有幾種。我們今天單就學習導致的拒學症的孩子該不該上學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拒學。
學習成績下降了,聽不懂課,完不成作業,無法面對自己的現狀。這是拒學症孩子的最主要的拒學因素,大約佔拒學症患者總數的80%,這部分孩子以高一高二的孩子為主,這一學段的孩子,幾乎佔到拒學症孩子的60%,其次是初中生和高三生以及大學生,還有一小部分小學生和研究生。
其實,成績下降是一個普遍現象。小學升到初中,如果沒有適應初中課程的學習,成績下降也是難以避免的。而初中升高中之後,很多孩子還想通過死記硬背來提高成績,顯然是行不通的。
這裡也說一說初中老師的問題。
很多初中老師通過逼迫學生死記硬背“史地生政語文英語”,讓學生很輕鬆取得高成績,佔用孩子大量時間,而學生也會因為能夠通過死記硬背快速看到成績,而無法靜下心來思考數學知識。包括初中的化學和物理也是死記硬背那些現象和定理。這就導致很多孩子出於功利心,而根本不去靜下心思考現象背後的本質,以及探索知識的樂趣。一個個像激素催熟的肉食雞,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力,只是一個光鮮的外表和空虛的內心,遇到一點點風寒基本上就要了命了。
云爾老師
而上了高中,有些孩子仍然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這根本就不能適應高中課程。
高中知識,特別是理科課程,無外乎就是對概念、定義、定理、法則、公式的理解和記憶,而對於物理化學只是多了一些現象和原理,都是些經典的知識。如果沒有明白其中的本質,學起來就如同聽天書一樣。例如:線性代數裡面的矩陣和方程組的關係,以及行列式的變換與矩陣的關係沒弄明白,後面基本上就沒法學會。
也有很多大學生因為大學課程的難度,導致他無法面對自己的成績,甚至於掛科,或者對所學的專業產生抵觸心理,感覺沒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從而出現絕望情緒,甚至出現自殺的傾向和行為。
說心裡話,我們中學、大學學的很多知識,其實都是人的負擔。如果你將來不是從事專業研究,這些知識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如果你太把這些成績當回事,那就痛苦不堪。上學的時候我還修的足球,書法,國畫,只不過是那時候的一個學分而已,什麼用都沒有。還學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算機語言、實變函數、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線性規劃、模式識別、矩陣論、多元統計,還有運籌學,博弈論,當時覺得高大上,幾十年過去了,這些課程沒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用過一次。因為絕大部分人上大學,只是為了找一份工作而已,不掛科拿到畢業證就OK了。至於工作嘛,只要不是從事專業工作,都可以現學現賣。特別是立志於公考和事業編的人,你的專業學好學壞一點不影響你未來的工作生活。
再細細想一想:何苦為難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呢。為什麼不能原諒自己,與自己達成和解呢?為什麼非要和別人去比較呢?俗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常樂。當然了,既然已經出現心理問題了,這些話也根本聽不進他的耳朵里。
云爾老師
第二,要知道孩子的心理問題到了什麼程度。
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情況需要請假,什麼情況需要休學。
如果你能夠給孩子講明上面這些道理,不緊緊盯着學習成績,能讓自己得過且過,那麼孩子請幾天假休息休息也是允許的,因為這些孩子本來精神內耗嚴重,天天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能夠堅持一兩個周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要認為別的孩子天天快快樂樂去上學,你為什麼不能去?你要知道,他們的心思沒有百分百在學習上,他們是一心多用,不光是學習,還天天關注別人怎麼看我?我做的是不是不好?別人的表情,語氣,行動都是他關注的焦點,把這麼多心思用在“我如何在別人心目中成為完美形象”,“我如何讓別人羨慕我”,“我長得不漂亮該怎麼辦”,“我怎麼樣才有錢”等等上面。你說,他累不累?
如果他能夠忍受壓力,或者說,通過吃藥,能夠堅持上學,那就鼓勵他去上學。即便是請幾天假,家長也不要太在意。
有家長會說:請幾天假不耽誤學習嗎?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你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還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心理強大了,學習成績如何都不影響他的人生。如果他心理不健康,再好的成績也不會給他帶來幸福快樂,因為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終會因為達不到他的人生目標而抑鬱寡歡,痛苦不堪。
如果孩子無論如何包括吃藥都無法改善情緒,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和行為,那就要辦理休學,避免悲劇發生。
有家長擔心:休學之後能不能順利復學?
其實,這個擔心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家長根本沒有把孩子的心理問題看得那麼重要!家長真的要冷靜下來反思一個問題:孩子的生命重要?還是孩子的學習重要?
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為心理疾病而走上絕路,付出生命代價。從人的一生來看,有什麼比心理健康更重要的呢?沒有!他(她)可以不上學,可以不去工作,但是,不能沒有健康的生命,包括健康的心理。
每次接受一個家庭的諮詢,我內心都會受到一次強烈的衝擊,曾經那麼優秀的孩子,那麼讓人驕傲,那麼令人羨慕嫉妒的孩子,都認為他(她)會有美好的未來,怎麼就患上了心理疾病?甚至於走上絕路!他(她)那麼聰明怎麼就扭不過這個彎來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的教育培養了一個在光鮮的外表下的扭曲的靈魂。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要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因為每天私信我的人太多,我無法做到每一個人都詳細回復。你一定要學會私信我。
用真愛讀懂孩子,用智慧啟迪一生!助力千萬家庭幸福。
具體到你的孩子,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不明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台等着你!
用最容易聽懂的語言,講解深奧的心理學道理。
好了,今天的講述就到這裡。我是云爾,歡迎您繼續收看“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感謝你對云爾老師的信任與支持,別忘了點個贊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