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成為胡塞武裝的活靶子,盟友有難美航母見死不救

針對近期紅海連續發生的針對貨輪的襲擊事件,胡塞武裝大膽地站出來承認,胡塞武裝軍事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指出,近期胡塞武裝在紅海針對美西方貨輪實施了3次襲擊。第一次襲擊是使用導彈襲擊了屬於烏克蘭公司的“韋爾貝納”號貨輪。胡塞武裝的導彈擊中了貨輪,並且引發貨輪起火,一名船員在襲擊中受傷並緊急接受治療 。

烏克蘭貨輪上的大火隨後被撲滅,貨輪在危險消除後離開了亞丁灣。第二次襲擊是,胡塞武裝襲擊了“海洋衛士”號貨輪,主要是使用導彈和無人機進行襲擊,並且導致了貨輪受損。船員受傷的情況不明,具體損失情況也沒有準確消息披露出來。

第三次襲擊是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了“阿西娜”號貨輪。這次襲擊胡塞武裝的小艇襲擊了貨輪,並且導致貨輪受損,船員出現了受傷情況。貨輪受損相對較為嚴重,甚至有了傾覆沉入海底的跡象。以上3次襲擊都是在24小時內完成的。

3次襲擊過程中美軍軍艦都在附近海域航行,但是美軍只是進行圍觀,並沒有採取相應的救援行動。胡塞武裝3次襲擊都導致了美盟友貨輪中彈起火,也都不同程度地導致了船員受傷,但是美軍軍艦就是龜縮不前,不敢前往組織救援。

儘管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已經返回了紅海,但是在胡塞武裝發起襲擊時,還是不敢採取行動,只能眼睜睜看着盟友船隻被襲。美軍在紅海護航,就是為了保護盟友船隻安全,可是在關鍵時刻卻見死不救。

美軍軍艦為啥放棄救援承諾,成為胡塞武裝襲擊的看客呢?主要是幾個原因。一是,美軍害怕美艦在救援過程中淪為靶子。胡塞武裝已經具備了攻擊美軍航母和軍艦的能力,美艦沒有把握確保自身安全。

美國也根本不知道胡塞武裝對相應的貨輪進行攻擊,是不是為了引出美艦,從而對美艦實施攻擊。美航母編隊越來越沒有自信,越來越害怕遭到襲擊,這也是他們按兵不動拒絕救援的核心原因。

二是,美國不願意為了盟友貨輪付出太多代價。美國強大的導彈防禦系統能夠攔截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但是每一枚攔截彈都達到100萬美元甚至超過200萬美元。如果為了盟友貨輪大量發射攔截彈,那麼美軍將付出極大的成本,這絕對是虧本的買賣。美軍向來不願意虧本行動,所以拒絕救援盟友的貨輪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是,美軍害怕救援失敗,美艦又遭到攻擊,從而導致多輸的局面。若是這一局面出現,美國的聲譽將受到極大打擊,在中東地區失去威望,很難再充當所謂的地區老大了。

美國擔憂的事情越來越多,無法控制的東西越來越多,無奈與絕望開始漸漸籠罩在美軍身上。據相關方面透露的細節可知,當烏克蘭貨輪遭遇襲擊時,美艦就在附近護航,而且烏克蘭貨輪船長向美軍發出了緊急求救,通過無線電反覆呼叫美艦:“我被火箭攻擊了”、“我船上有火”、“我要求美艦或聯軍立即提供援助”。可是在盟友船隻的呼叫下,美艦並沒有回應。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針對美軍在亞丁灣和紅海無奈的情況,公開發表文章稱,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不可戰勝的時代已經結束。美媒認為,美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先進航空母艦艦隊,每艘航母耗資數十億美元,過去美國從來不擔心航母安全問題,但是如今一個小小的胡塞武裝都給美航母帶來安全挑戰,這是美國沒有遇到過的情況。美媒認為,不能確保航母安全,將導致美國依賴航母維繫霸權的時代結束。

航母是美國全球霸權的象徵和擴張美國霸權力量的重要工具,也是美國全球海軍的重要支撐,但是如今的局勢卻告訴美國,航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太平洋戰區從未有過對航母的衝突,甚至很少遇到有國家對美國航母發起挑戰,但是如今胡塞武裝打破了先例。

儘管胡塞武裝無法完成擊沉美軍航母的壯舉,但是胡塞武裝已經用行動證明,美國的航母是可以攻擊的。胡塞武裝成功擊中美航母,顯然就宣告就得時代結束。

美軍擁有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航母,這是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支撐。但是一艘航母承載上萬人,搭載大量的戰機,一旦在海上遭遇攻擊沉沒,那麼損失是難以承受的,這也是美國開始猶豫的基本原因。毫無疑問,胡塞武裝不是美軍最強大的敵人,但卻是美航母脆弱性的試金石

美國的航母越來越貴,也越來越脆弱,特別是面對高超音速導彈時。對於美軍而言,現在其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控制能力弱化了,這導致美國面對任何情況都沒有了自信。美國甚至在弱小的胡塞武裝面前都沒有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