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開闢泗五靈鳳縣的第一仗:小戴庄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的泗五靈鳳縣,是由安徽省東北部的泗縣五河靈璧、鳳陽幾個縣的一部分組成的。當時,在五河境內的小戴庄戰鬥是新四軍開闢泗五靈鳳縣抗日根據地的第一個大勝仗。

成鈞將軍

  1941年5月下旬,新四軍二師五旅旅長成鈞、政委趙啟民奉軍部命令,率十四、十五兩個團從高良澗出發,西渡洪澤湖,開至半城一帶,並決定十四團留在泗南地區,十五團繼續西進,擔負開闢泗五靈鳳地區的任務。

  沱河以西、澮河以北地區,地形複雜,水網交錯,陸上迴旋餘地較小。

趙啟民將軍

  在這地區的敵人有日軍、偽軍、國民黨頑固派,還有土匪和反動會道門組織。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多次進攻我抗日根據地,襲擊我部隊和地方武裝,當時危害最大,群眾最痛恨的有兩股敵人:一股是盤踞濠城的偽軍丁壽堂部,一股是活動在沱西一帶有土匪和偽軍雙重身份的李成伍部,這兩股敵人都有四、五百人,有一定的戰鬥力。根據敵情,饒團長決定先打掉李成伍部,再伺機消滅丁壽堂部。

一天,風雨交加,饒團長一連接到四份有關李成伍蹤跡的情報,但都不十分準確。傍晚一位六十多歲的擺渡老漢,冒雨從沱河西匆匆趕來向饒團長報告,說李成伍帶人到了小戴庄,要在那裡過夜。饒團長遂叫人把一營營長李木生和教導員姜子周及縣長呂振球找來商量。

  正在這時,派出偵察的戰士也回來了,兩下一碰頭,證明情況確實。饒團長立即通知部隊趕快吃飯,作好出發的準備,並請呂縣長迅速準備船隻。晚上九點多鐘,雨仍不停地下着。饒團長和呂縣長帶領一營、偵察排和縣武裝,從樊集一帶出發了。戰士們披着蓑衣,頂着雨布,臂上扎着白毛巾,在風雨中前進,天黑路滑,行軍異常艱難。趕到沱河邊,呂縣長已派人找來十幾條船,全部人馬很快渡過了沱河。

  凌晨四點鐘左右,部隊趕到小戴庄附近隱蔽起來,偵察排立即摸進庄內偵察情況。不一會,偵察排的同志回來報告,敵人正在熟睡,毫無戒備,敵哨兵已被幹掉。

  隨着一陣衝鋒號聲,部隊從四面八方撲向庄內,敵人頓時亂作一團。有的想摸反抗,被我們一刀砍死;更多的還沒來得及穿衣服,便迷迷糊糊地作了俘虜。庄西的一股敵人退到一個大院子里試圖頑抗,被一連戰士團團轉住,戰士們高喊:“不投降就扔手榴彈炸死你們!”敵人嚇破了膽,乖乖地把從院子里扔出來,幾十個人舉着雙手投降了。

二連在另一個大院子里,捉住了正準備化裝逃走的李成伍的“軍師”蔣梯雲

  戰鬥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這一仗,共斃、俘敵人近四百名,繳二十幾匹戰馬和三百多支,敵人的四挺機也都被我們繳獲,李成伍僅帶二十餘人溜掉了。

  小戴庄戰鬥,是新四軍開闢泗五靈鳳根據地打的第一仗。它震懾了敵人,擴大了我軍的政治影響。從此,這一帶的日、偽、頑和土匪,一提起十五團就膽顫心驚。

文章選自都市宿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