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聽到抗戰時稱呼日軍軍官“中隊長”,“大隊長”,“聯隊長”甚至是“師團長”,這和我們平常聽到的“營長”,“團長”,“師長”等的稱呼不同,那麼二戰時日軍陸軍的編製是什麼樣的呢?
日軍陸軍編製是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製體系,從小到大依次為:
班: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一挺輕機槍,編製四人,這四人是配備手槍的,在戰鬥中有時也攜帶步槍;其餘8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
小隊:一個小隊有54人,包括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
中隊: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有180人,下含一個19人的中隊部和3個小隊。
大隊:一個標準大隊約有1000人,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3個步兵中隊,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一個55人的炮排,極少部隊裝備一個122人的炮連。
聯隊:一個標準聯隊約有3800人,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一個81人的彈藥排,3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
師團: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它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製單位。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編製2322人),一個偵察聯隊(編製730人),一個工兵聯隊(編製900-1000人),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另外,步兵師團所屬騎兵聯隊:下屬2個騎兵中隊,每個中隊有馬步槍123支、重機槍2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