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坎德爾”導彈是世界專家最看好的一款俄戰略彈道導彈,早在前兩個月俄衛星通訊社對此發表過多篇報道來說明它在導彈家族中的地位,據稱它將可以輕易摧毀美軍部署的大多數防空系統的戰略彈道導彈,它也是俄羅斯裝備的一款最先進的戰役戰術導彈。從2005年起,俄軍開始採購它並在陸軍裝備“伊斯坎德爾”導彈,原先俄羅斯計劃在2015年前只計劃建立5個“伊斯坎德爾”導彈旅,而截至18年3月7日,俄軍實際已部署建立了十多個“伊斯坎德爾”導彈旅,足以說明對它的重視。
圖 “伊斯坎德爾-M”導彈
據俄塔社11月19日報道,俄羅斯導彈和炮兵部隊中將米哈伊爾.馬特維耶夫在接受採訪時聲稱,俄羅斯現在正在為一款能取代“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的一款新武器奠定科學基礎。說不定不日就將取代時下最先進的“伊斯坎德爾-M”。而後者仍然能夠滿足導彈和炮兵部隊的各種基本武器需求,而未來的武器的發展方向或許會是基於它的現有成果之上,因為米哈伊爾曾經表示它已經有了相當的科學基礎。
伊斯坎德爾系列導彈是俄軍最先進的對空導彈系列,它由前蘇聯機械設計製造局(KBM)研發生產的,彈長高達7.2米,彈徑為0.95米,標準重量為380千克,有效射程為280公里(大概是中程洲際導彈的一半多),而制導方式採用了衛星導航(GPS/GLONASS)+慣性制導+景象匹配製導等多種制導方式的有機結合。
圖 “龍捲風-G”導彈
它的前身是來源於前蘇聯上世紀八十年代研發並部署的“奧卡”導彈,前蘇聯解體後,由於俄羅斯受到了美國和北約或陰或暗的打壓,安全形勢遭到日益惡化。直到94年,以美國為主的北約更是提出了東擴計劃,這更一步地刺激到了俄羅斯的敏感範圍。時任總統的葉利欽不得不在形勢壓迫下作出反應,支持(KBM)復活當初準備部署的“奧卡”導彈,在KBM接到任務後,面對眾多支離破碎的生產線,通過四處收集流失的資料和走訪參與過“奧卡”導彈的研製人員,終於於95年的10月29號在國防部的國家中央射靶場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在9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展示,當時的俄羅斯就宣稱它是可以替換飛毛腿B,可以供將來使用的戰術彈道導彈。俄羅斯最後也決定以飽受中東和印度國家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阿拉伯語稱呼的“伊斯坎德爾”作為它最後的命名。
圖 飛毛腿B導彈
而且,作為目前俄軍最先進的“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系統是獨一無二的,它還擁有超過一半多的升級潛力。據了解它可以有效打擊到方圓500公里的小型和定點目標,其中就包括指揮所,通信中心,遠程火炮,導彈發射器,多管火箭炮和停在機場的飛機等。在未來先進武器的定義可以適當地延伸到火箭炮方向,因為這也是和“伊斯坎德爾導彈”最為相似的武器系統之一,而現在通過專家對這種先進全新火箭炮開展的科學研究,也許俄軍能夠研製出升級後“龍捲風-G”和“龍捲風-S”的結合後的全新進階版。
在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全面取代“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新式武器將在十年後左右橫空出世,另外可能還會適當結合兼具火箭彈系統的大部分功能,融合成一款具有空中絕對壓制的空中力量堪稱“戰神”戰略打擊系統。而也別忘了中國還有“東風41”洲際戰略彈道導彈,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俄也必將形成足以抗衡很有可能實現超越的未來化制空系統。(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