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崛起速度不斷刷新着西方國家的認知,國家經濟、科技、軍事等實現全面增長。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我國海空部隊規模、實力的壯大,在五代機、航母、核潛艇等領域打破歐美軍事大國的壟斷。海空實力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陸軍部隊作為成立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編製最為齊全的陸上作戰力量,尤其是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的導彈部隊,更是成為我國現階段最堅實的依靠。
即使中國現在已經擁有航母、核潛艇以及大量的水面艦艇,後續建造任務也在加緊進行中。同美國這類的西方海洋強國相比,依舊存在不小差距,尤其面臨他國航母編隊的問題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對任何一個軍事大國來講,對單獨出行的航母實施打擊行動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航母幾乎不會單獨出行。
拿美國舉例,任意一艘航母出海執行作戰、演習等任務,美軍都會根據受威脅程度不同,為航母配備一到兩艘配備宙斯盾系統的導彈巡洋艦提供保護。兩到三艘導彈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一到兩艘攻擊潛艇,一到三艘補給艦。航母的戰力來源主要來自於各類艦載機,其次就是航母編隊中的大型艦艇,在它們的作用下,很少有武器可以突破層層封鎖攻擊到航母本體。只有同時滿足速度快、射程遠、突破能力強、破壞力這四項條件,才具備打擊航母的能力,而中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恰好同時滿足以上四種條件。
東風-21D的前身,是中國第二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東風-21彈道導彈,作為全球首個裝備軍隊的反艦彈道導彈,自誕生之日起東風-21D就在西方軍隊引起地震。美國官員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應該多多注意這款武器,這種前所未有的軍事武器的綜合作戰能力,可能會給全球帶來一場革命性改變。
東風-21D的具體性能至今不為外界所知,國內外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其航程大約在1800千米至2700千米左右,精確突破能力極強,主要用於打擊航母這類水面大型移動軍事目標。東風-21D地出現大大緩解了中國海空防衛壓力,甚至可以以此為槓桿和西方大國爭奪海洋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是中國早日實現“三位一體”核打擊的有利保障。
編輯:鎮宅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