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特朗普上台之後,金融市場就很少有人關心美聯儲在說什麼了,即使昨晚是美聯儲的議息會議,但是在金融市場,對美聯儲按兵不動,暫不降息的討論還是非常少。
這個權力滔天的金融機構,在特朗普的威脅之下,影響力嚴重下降。市場只關心關稅降了沒有,並不關心利率是否下降。
“一頓分析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朗普”這句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得到完美的詮釋。
那昨天晚上美聯儲議息會議的內容到底是否重要?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又說了那些話?
美聯儲的“夾心餅乾困境”
根據媒體的報道,5月8日凌晨2點,美聯儲公布了最新的利率政策,維持不變。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提到了“通脹和失業率上升的風險在增加”。

這句話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會議結束之後,美國的經濟極有可能進入到滯脹之中。面臨嚴重的衰退。
但是即使是這樣美聯儲仍然選擇暫不降息,或者說美聯儲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之下別無選擇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像一顆卡在美聯儲喉嚨里的糖,甜的是選票,毒的是經濟。這場會議後,美股漲了,但華爾街的交易員們卻偷偷擦汗——他們知道,這可能是暴風雨前最後一抹夕陽。
美聯儲今年的第三次利率決議,像極了被逼到牆角的會計——賬本上寫着通脹4.25%、失業率4.2%、GDP萎縮0.3%,手裡卻只有“維持不變”這一支爛筆頭。
鮑威爾在發布會上20次提到“關稅”,而消費者已經快要在超市對着漲價的麵包罵娘了!

特朗普的加稅政策,活生生把美聯儲逼成了“背鍋俠”。一邊是進口商瘋狂囤貨導致GDP數據扭曲(一季度-0.3%),另一邊是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到52.2,通脹預期卻飆到6.5%。
用高盛分析師的話說:“這就像同時被鱷魚咬住頭和腳——降息可能引爆通脹,不降息等着經濟沉底。”
更諷刺的是,美股三大指數居然在會後集體收漲。道指漲0.7%、標普漲0.43%,原因是特朗普和英國簽訂了貿易協議,大家將這件事的成功當成利好金融市場來交易。
但是在債券交易市場,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偷偷摸摸爬到4.26%,沒有人能夠期望美聯儲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降息。
特朗普的關稅,鮑威爾的“斷頭台”
現在的美國白宮正在和美聯儲進行權利的爭奪,或者說是政策的左右互搏。
特朗普甩鍋美聯儲:不降息就是想讓美國的經濟進入深淵,鮑威爾炮轟特朗普關稅政策給美國的經濟帶來了災難。

但特朗普顯然沒看懂警告,3個月後把汽車關稅提到25%,直接觸發了美聯儲聲明裡的“雙重風暴警報”。
鮑威爾現在像極了《紙牌屋》里的下木總統——明明知道特朗普在挖經濟墳墓,卻還要幫他遞鏟子。
看看這些魔幻數據:ADP私營就業增長暴跌到6.2萬人(預期11.5萬),但官方失業率還穩坐4.2%;一季度企業投資縮水12%,消費者卻突然在3月報復性花錢。
有分析師毒舌道:“這數據比特朗普的頭髮還假!”
更驚悚的是美聯儲的“死亡交叉”:

核心PCE通脹2.8%,但關稅可能讓消費品價格再漲5%;
製造業時薪增速創十年新低,美聯儲工具箱里只剩“嘴炮”——鮑威爾說“我們處於觀望的有利位置”,翻譯過來就是“我也很絕望啊”。
此刻的華爾街也上演精神分裂式的操作,只因所有人都記得2022年的教訓——當時美聯儲加息慢半拍,直接導致美股腰斬。
美股的“迴光返照”——狂歡結束還是中場休息?
“你以為的底,可能是半山腰的陷阱。”
當標普500在5月8日衝到5663點,散戶們舉杯歡慶時,大鱷們正在會議室摔杯子。Northlight資管首席Chris Zaccarelli說:“美聯儲非要等失業率爆雷才肯降息,到時候棺材板都釘死了!” 看看這些定時炸彈:

2年期與10年期利差擴大到1.2%,這是經濟衰退的經典前兆;
2025年到期的債規模創紀錄,利率再漲1%就能引發違約潮;
納斯達克市盈率38倍,比2000年互聯網泡沫還瘋。
但最恐怖的還是特朗普的“關稅盲盒”。美聯儲計算過:如果對華關稅全面開火,美國GDP會再跌1.5%,通脹飆到5%。
鮑威爾在發布會上的原話是:“衝擊可能短暫…也可能變成慢性癌症。” 這句話讓對沖基金連夜研發新模型,名字就叫“鮑威爾癌症指數”。
現在,所有人都在等7月的降息窗口。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美股的反彈結束了嗎?
信息來源:特朗普越施壓鮑威爾越難降息,當下美聯儲降息=市場加息?---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