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關於我軍新型輕型坦克的話題受到大家廣泛關注。
新輕坦上高原、入叢林、到海島,可謂性能卓越,戰力爆棚!
眾所周知,輕型坦克是一種裝甲較輕、火力較弱、機動性較好的坦克,傳統輕型坦克主要執行偵察、火力支援等任務,而新輕坦這種超強輕坦,卻是一種輕量化主戰坦克,是可以和敵人主戰坦克對抗的強悍戰力!
那麼,有誰知道我軍裝甲兵歷史上最小最輕的坦克是那種呢?
有人說是62式,這是我軍歷史上自行研製的第一型輕型坦克,戰鬥全重僅21噸,安裝有一門85毫米坦克炮。
但是62式坦克並不是我軍最輕的坦克。
有人會說,我軍曾經裝備過的繳獲來的日制95式超輕型坦克。
這種在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大地上耀武揚威的日本小坦克戰鬥全重只有7噸,但卻成為中國軍隊難以抵擋的鋼鐵怪物。
解放戰爭中我軍曾經大量繳獲並使用這種坦克,那麼日制95式超輕型坦克是不是我軍裝備過的最小最輕坦克呢?
其實也不是,比95式超輕型坦克還要小的是一款國產超輕型坦克。
在1975年,我軍為了抵擋蘇聯的坦克洪流,並讓我們的坦克到敵人的後方去,研製了一種叫做WZ141的超輕型坦克。
這種坦克其實屬於傘兵戰車,但是由於其戰術背景,要求該車能夠與敵人的坦克作戰。
一輛WZ141超輕型坦克只有6噸重,安裝有2門105毫米無後坐力炮和2具紅箭73反坦克導彈發射器。
但是,讓人吃驚的是,WZ141也不是我軍裝備過的最輕坦克。
比它還小的仍然是一種繳獲來的日制坦克,就是94式超輕型坦克。
這種只有3.45噸的超輕型坦克被稱為“豆坦克”,在解放戰爭期間也被我軍繳獲和使用!
目前在坦克博物館中,還保留了一輛94式超輕型坦克,據稱是當時日本人開坦克翻車摔進了小河,後來被我軍打撈起來,成為了博物館中的收藏。
大家可能會說,這麼小的坦克了,總歸是最輕型坦克了吧!
非也非也!
在1950年我軍解放西南的歷史照片中,我們驚訝地發現了一種意大利超輕型坦克的身影——CV35!
這種坦克是CV33超輕型坦克的改進型,戰鬥全重只有3.15噸,主要武器是機槍而非我們熟悉的“意大利炮”,而且沒有固定炮塔。
這種超輕型坦克是意大利菲亞特公司的產品,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由於沒有炮塔還必須轉動車身才能夠為機槍進行瞄準。
1949年,我軍在上海繳獲了一批這種超輕型坦克,對於裝甲部隊初創的我軍來說,這種車再怎麼說也是一種履帶式裝甲力量。
所以在1950年解放大西南的時候也被用於作戰。
所以,真正的我軍裝備過的最輕型的坦克,其實是意大利的CV33/35超輕型坦克!
網友們你們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