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當前面臨的困境之一,就是冷戰時間服役的過時老舊裝備佔用了大量資源,但國會卻因為種種原因,拒絕讓它們退役。其中的典型,莫過於a-10攻擊機——這種服役了半個世紀的古董戰機早就落後於時代,如今美國空軍終於下定決心要將它們全部淘汰,沒有想到竟然還有人提議讓a-10發揮“餘熱”——轉給台灣用來攔截無人機……
好傢夥,這是唯恐未來軍博的古董裝備展品不夠多嗎?

a-10攻擊機的最終歸屬大概就是停入飛機墳場
香港《亞洲時報》近日提到,美國空軍在2026財年中決定淘汰全部162架a-10攻擊機,預計它們將被送往亞利桑那州圖森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的飛機墳墓,最終在烈日暴晒下成為一堆堆廢金屬。但報道認為,與其讓a-10就這麼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不如給它們尋找能夠發揮餘熱的地方:送到台灣。
報道稱,如今台灣正面臨解放軍越來越強大的壓力,預計台海衝突爆發的最初幾天將最為關鍵,解放軍登陸艦隊將在導彈和無人機的支持下,讓台灣有限的防禦資源瀕臨崩潰。而目前台灣僅有“數量有限”的空中力量,主力包括美製f-16戰鬥機和台灣自製的idf戰鬥機,“不太可能通過擊落成群的解放軍無人機來支持台灣的防空系統”。
應該說,該報道對於台海衝突中的現實情況還是看得很清楚的——不管台軍怎麼折騰,已經不可能改變兩岸軍力的巨大差異。但有意思的是,該文作者卻認為提供老掉牙的a-10能夠改變這一切:

雖然a-10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但“在過去的五年里,現有的a-10機隊已經進行了重大改裝,可以攜帶當初從未夢想過的新武器”。具體而言,目前a-10更換了新的電子設備和火控系統、激光指示器和智能火箭吊艙,具備發射激光制導火箭彈的能力。後者是美軍為應對廉價無人機威脅而改裝的應急產品,通過為“九頭蛇”非制導火箭彈加裝激光制導套件,可以在2公里範圍內擊落慢速無人機;同時該機還加裝了合成孔徑雷達,配合機頭的30毫米機炮,“可以利用貧鈾穿甲彈輕鬆撕裂任何登陸艦或其他艦艇”。
該報道吹噓稱,如果台灣擁有完整的a-10 機隊,可以用來摧毀解放軍的無人機和登陸艦隊,讓台軍能集中防空系統攔截解放軍導彈,並掩護f-16戰鬥機對抗解放軍空軍。
筆者查了一下,這篇“雄文”的作者斯蒂芬·布萊恩還不是一般人,他曾擔任過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只是他的觀點中實在漏洞太多,想要兜售的私貨也太多了。

眾所周知,a-10作為專職提供低空火力支援的攻擊機,在現代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原本就非常堪憂——俄烏衝突中被大批擊落的蘇-25攻擊機已經證明,面對包括單兵導彈在內的各種低空火力,攻擊機的近距離支援非常危險。如果按照這名前美國副防長的建議,a-10都可以近距離用機炮攻擊解放軍登陸艦隊了,那為什麼台軍不幹脆地派出掛載反艦導彈的戰鬥機?
事實上,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以色列,利用機載制導火箭彈擊落來襲的廉價無人機的案例,都是在幾乎完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得以實施的。而未來台海衝突中,別說台灣機場可能第一時間就會被解放軍遠程火力重點摧毀,就算少數台軍戰機能夠起飛,還得面臨解放軍殲-20、殲-35、殲-16、殲-10c等先進戰鬥機的掃尾工作,因此性能落後幾乎沒有空戰能力的a-10,哪裡有機會攔截無人機?
事實上,台灣空軍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飛行員不夠。a-10攻擊機也是需要飛行員駕駛的,如果向台灣提供這100多架a-10攻擊機,必然將進一步加劇台軍飛行員缺口問題。

因此筆者認為,美國前防長這番建議的根本目的,還是在為美國軍工複合體保留財源——由於a-10攻擊機的維護保養關係到美國多個州的工作崗位問題,美國國會已經多次否決了美國空軍要求儘早退役a-10攻擊機的提議。如今眼看a-10徹底告別美國空軍的趨勢已經阻擋不住,那麼能讓它們在台灣繼續“發揮餘熱”,還能繼續維繫這些美國本土的工作崗位以及背後史密斯專員的利益。至於說台軍飛行員駕駛這種老掉牙的攻擊機升空,是不是送死,美國是不會顧得上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要是近年五角大樓領導層都是這種水平和思維方式的話,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號稱全球戰力第一的美軍,這些年整體能力下降得這麼快了。
來源:空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