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2025年05月18日22:32:04 軍事 1375

印度全國正在忙着慶祝在印巴衝突中再次“大勝”的時候,印度“領先全球”的航天事業自然也要來湊熱鬧。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一顆“EOS-09”雷達成像衛星”載着印度十四億人的勝利喜悅飛向了浩渺的太空,然後——飛丟了。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這顆衛星於北京時間當天上午在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使用的是“PSLV-C61”運載火箭。起初一切都很順利,從火箭的起飛到一級分離,再到第二級完成點火都沒有問題。但是,就在第三級發動機啟動後不久,火箭飛行軌跡突然偏離計劃路徑,最終不可挽回地走向了失敗。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隨後承認,發射任務“未能完成”。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這樣的結局對於印度航天人而言不算意外,因為這次發射的失敗早有預兆。早在火箭發射前數周,“ISRO”內部就已流出一系列關於推進系統狀態不穩的技術報告。尤其是火箭第三級所採用的新型液體推進劑尚未通過長期耐壓與高溫兼容性測試,其冗餘設計也存在爭議。

然而,當印度政府高調宣稱“在邊境衝突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重要時刻,為了證明印度真的勝利了,放一顆衛星無疑是最好的證明。於是,面對政府層層施壓和“按期完成”的硬性指標,技術團隊最終選擇了妥協。

結果就是啪啪打臉,計劃中的“勝利”瞬間變成了一次代價高昂的失敗。

不過,印度人卻似乎並不氣餒。不但在“ISRO”社交媒體上滿是祝賀的話語,各家印媒更是令人意外地出現了“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意外不能抹殺印度航天的巨大進步”等宣傳口徑,試圖將這次人為推動的災難重新包裝成“向成功邁進的一步”。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其實,印度的這些說法符合印度的邏輯——他們是用百分比來計算航天任務的成敗,而不是按照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慣例,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結果。例如,火箭前兩級發射成功,第三級失利,這成功率就算66.6%。再如“月船二號” 着陸器在距離月面僅2.1公里處失聯,ISRO就可以宣稱該任務“成功了98%”。

因此,印度航天總是“成功”,很少失敗,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2021年8月12日,“GSLV-F10”火箭第三級氫氧發動機點火失敗,任務在直播中尷尬結束——成功66.6%。

2022年8月10日,小型衛星運載火箭“SSLV”首飛,第四級傳感器故障導致衛星未入預定軌道——成功75%。

2024年4月,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生火箭升空一分鐘後爆炸事故,碎片形成“世界級煙花秀”,成功一分鐘。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印度航天所經歷的這些失敗,有着不少共性原因。其中就包括:技術缺陷,涉及火箭推進系統、傳感器、導航控制等;測控能力不足,如2025年“EOS-09”失聯暴露的測控短板;項目管理風險,如過度自信導致測試不足等。

其中還不乏一些低級錯誤。例如今年1月29日,“NVS–02”衛星發射時,因電源連接器未連接,導致閥門打不開,衛星出現軌道異常。

但是,儘管失敗不斷,印度航天的雄心勃勃卻是眾所周知的。和中美等國一樣,印度同樣有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月球取樣計劃、月球基地計劃、火星計劃……該有的(PPT)一樣都不少。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載人航天計劃

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在2006年就已經提出。當時,印度打算在2014年實現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發射一艘載人飛船將2名宇航員送上太空。

後來,這一計劃推遲到2022年。

再後來,印度發現火箭可靠性存在問題,又推遲到了2027年。

據稱,印度計劃將在2027年一次性將3名宇航員同時送進太空,並飛行3天時間。

2024年7月,“ISRO”負責人索馬納特還表示,希望能把莫迪總理送入太空,這將成為印度歷史上的一個輝煌瞬間,還可以激發國民的驕傲與榮耀感。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不過,印度至今還未解決逃逸塔技術和飛船返回時的抗高溫技術,何時能真的實現載人航天,還很難預測。

月船四號、五號計劃

2023年9月,“ISRO”宣布,計劃在2027年發射“月船四號”執行月球樣品採集任務,目標是採集3~5公斤月壤,超過了中國每次採集的數值。

火星探測器計劃

印度計劃2031年發射火星登陸探測器,2032年登陸火星。探測器還將攜帶探測車和一架小直升機,在火星表面完成登陸。

但是,印度現有的最強運載火箭LVM3,在近地軌道的最大運力約為10噸,尚無法直接將4.5噸重的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同時,人們還發現,在印度製作的PPT當中,火星着陸器的降落過程好像是抄歐美國家的某一個版本。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不過,這也不奇怪,畢竟印度以前就抄襲過中國嫦娥五號的PPT。

印度空間站計劃

2035年,印度計劃建成自己的空間站,空間站第一個艙段已經完成了初步設計工作,雖然這可能是在PPT上設計的。ISRO表示,首個空間站試驗模塊計劃在2028年發射,還公布了空間站的多艙結構模型以及詳細數據。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但是,建設空間站必須要有運載工具,也就是近地軌道運力在20噸以上的火箭,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運力將空間站艙段發射到據地400公里的太空。但是印度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運力最多10噸,根本無法用來建空間站。

印度載人登月計劃

在今年5月的2025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印度總理莫迪通過視頻講話的方式宣布,要在2040年將印度宇航員送上月球。

不過,2040年距離現在還遠着呢,印度目前根本就沒有把宇航員從月球運回來的能力,就算上了月球,又該怎麼辦呢?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此外,印度還打算在2050年之前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個永久基地。由於這些計划過於遙遠,印度就連PPT都懶得做了。

這個世界上形容一件事物離奇程度,有四個詞——輕度、中度、重度和印度。一旦達到了“印度”的程度,就說明已經無藥可救了。

在印度政府認知里,印度航天不會輸,永遠都是成功的,只不過印度所認為的成功1%到成功99%,在其他國家都叫“失敗”。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英國陸軍測試德國GEREON機器人運輸車 - 天天要聞

英國陸軍測試德國GEREON機器人運輸車

礪道智庫2025年5月19日據防務博客報道,德國國防技術公司ARX Robotics向英國陸軍和英國國防部代表展示了其GEREON機器人運載系統(RCS),展示了該平台在作戰條件下的實際能力。
巴印停戰後,印度對華 “算賬”,巴鐵為何舉國謝華? - 天天要聞

巴印停戰後,印度對華 “算賬”,巴鐵為何舉國謝華?

近期,南亞地區局勢風雲變幻,印巴衝突吸引了全球目光。在這場衝突中,印度空軍發起代號為 “硃砂行動” 的跨境空襲,目標直指巴基斯坦北部山區疑似恐怖組織營地。然而,這場看似 “正義” 的行動,卻很快演變成一場讓印度顏面掃地的軍事鬧劇。
喜上加喜!印度衛星發射後失聯 - 天天要聞

喜上加喜!印度衛星發射後失聯

然而,在火箭發射之後就傳來噩耗,這顆衛星失聯了。據央視新聞、路透社等媒體消息:5月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的 EOS-09衛星于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0:29搭載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 天天要聞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當地時間5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德國總理默茨有關“不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的表態作出回應。她指出,此類聲明不應被輕易採信,認為其真正目的是將該話題從公眾視野中淡化。扎哈羅娃稱,表面上看,這似乎表明德國希望以和平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 天天要聞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市一家生育診所外17日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至少4人受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認為,這是一起針對該診所的“蓄意恐怖主義行為”。據美國媒體報道,爆炸事件中的死者為案件嫌疑人。爆炸發生於當地時間11時許,棕櫚泉市中心附近的“美國生殖中心”單層建築嚴重受損。棕櫚泉市長羅恩...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當印度全國正在忙着慶祝在印巴衝突中再次“大勝”的時候,印度“領先全球”的航天事業自然也要來湊熱鬧。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一顆“EOS-09”雷達成像衛星”載着印度十四億人的勝利喜悅飛向了浩渺的太空,然後——飛丟了。
印巴衝突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 天天要聞

印巴衝突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紅旗HS7 PHEV#印巴衝突誰才是真正的贏家?文/齊志峰2025年5月的印巴衝突如同一場短暫而激烈的風暴,來得突然,去得也快。這場被軍事專家稱為"20多年來最嚴重的印巴對抗"在短短三天內便戛然而止,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在這場高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