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放狠話:俄羅斯不接受停火就制裁

2025年03月17日14:23:04 軍事 1802

財聯社報道,3月15日七國集團會議對俄羅斯發出了極具威脅的警告:若俄羅斯不接受美國提出的與烏克蘭30天臨時停火協議,G7將毫不猶豫地對其實施新的制裁。

G7放狠話:俄羅斯不接受停火就制裁 - 天天要聞

在當天發布的最終宣言里,G7成員國“重申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捍衛其領土完整”,並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予以譴責。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為尋求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一直避免使用類似措辭,甚至將俄烏衝突的部分責任歸咎於烏克蘭和拜登,G7此舉無疑表明在俄烏問題上,其立場與特朗普新領導層存在一定分歧。儘管當前美國與歐洲矛盾很大,內部也有不同聲音,但G7在對付俄羅斯這一問題上還是努力達成了共識。​

對於美國和烏克蘭在沙特達成的停火協議,俄羅斯雖原則上表示同意,卻指出協議細節需要深入探討,採取了“以拖待變”的戰術。普京強調美國提出的停火建議,對烏克蘭有利,烏克蘭可能利用停火期進行強制動員以及籌備武器供應,而且停火由誰來監督等關鍵細節都沒有明確,需要與美國商談。顯然在取得戰場優勢的情況下,​俄羅斯不急於達成停火協議,至少要把庫爾斯克全部奪回來再說。

G7放狠話:俄羅斯不接受停火就制裁 - 天天要聞

面對俄羅斯的拖延態度,G7國家中的烏克蘭鐵杆支持者英國歐盟幾個國家最着急,只要戰爭打一天,他們手中的談判籌碼就少一塊。於是提出了在俄羅斯不接受停火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制裁的手段,包括新增金融領域制裁、限制油價以及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等。此外,G7着重強調建立“強有力且可信的安全保障”,以使烏克蘭免受“任何新的侵略”,不過關於這些安全保障的具體內容,並未給出詳細說明。​

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角色轉變對局勢影響重大。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美國在俄烏問題上立場明顯偏向俄羅斯,不僅通過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和情報援助,施壓澤連斯基同意停火,還避免使用刺激性語言指責俄羅斯。這種態度的轉變引發美國盟國的不安,特朗普雖發出若俄羅斯拒絕停火後果將“非常嚴重”的威脅,但又表示普京對停火的表態“很有前景但不徹底”,其態度的模糊性讓國際社會對美國的立場捉摸不透。​

G7放狠話:俄羅斯不接受停火就制裁 - 天天要聞

現在歐洲人對俄羅斯制裁的態度最堅決,背後是法國和英國都在爭奪沒有美國的情況下,誰來領導歐洲安全?也是爭奪未來歐洲的盟主領導地位。法國發起了歐洲32國軍事首腦會議,商討組建歐洲軍隊。英國首相斯塔默在G7會議後,馬上召集25國領導人會議,協調對俄羅斯施壓立場。法國提出可以為歐洲提供核保護,英國人反對。歐洲人就是這樣,現在大敵當前還沒有解決,內部爭權奪利就打的不可開交,難怪連特朗普都對歐洲人的行為嗤之以鼻。

G7對俄羅斯的制裁威脅,反映出其試圖通過軍隊和經濟手段影響俄烏衝突走向的意圖。然而,制裁能否真正推動俄羅斯接受停火協議,還是會引發俄羅斯更為激烈的反制,目前尚不明朗。過去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大量制裁,並未完全達到預期效果,俄羅斯經濟在制裁下依然展現出一定的抗壓能力,歐洲還想通過制裁對俄羅斯施加壓力,顯然不會產生任何效果,這也反映出歐洲除了制裁手裡已經沒有什麼牌了。

G7放狠話:俄羅斯不接受停火就制裁 - 天天要聞

現在澤連斯基已經擠上了談判桌,歐洲還在桌子外,心裡的憋屈也讓歐洲現在的打法雜亂無章,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要解決俄烏衝突光靠示強不行,各方要相向而行,需要各方通過更深入的外交對話與妥協來實現。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的“野牛”氣墊船,已完全國產化,部署台海第一線 - 天天要聞

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的“野牛”氣墊船,已完全國產化,部署台海第一線

最新的“野牛”氣墊船的編號為3260和3261號,這意味着中國對從烏克蘭引進的”野牛”氣墊船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解放軍海軍目前有6艘“野牛”氣墊船,包括原裝引進2艘(3325和3326)、授權製造2艘(3327和3328),國產化自造2艘(3260和3261)。這意味着中國已經徹底“吃透”了“野牛”級氣墊船的相關技術,並且進行了一定...
新聞8點見丨山東艦抵達香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哪些作品將亮相?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山東艦抵達香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哪些作品將亮相?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7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海域。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訪問香港,並組織系列開放參觀和文化交流活動,讓香港同胞更加直觀、深入地了解新時代國防和...
中國2022年成就有多可怕?六大技術突破,改變中國未來科技格局 - 天天要聞

中國2022年成就有多可怕?六大技術突破,改變中國未來科技格局

2022年對中國來說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在多個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從航空到航天,從深海能源到尖端製造,成果一個接一個,讓人不得不感嘆中國科技的實力。這些突破不是紙面上的數字,而是實打實的技術進步,直接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方
特朗普將被迫接受兩岸統一?港媒:“和統”概率大。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將被迫接受兩岸統一?港媒:“和統”概率大。

“兩岸之間,還是和統概率大,而且是中美協商下的和統!”最近幾年,台海問題可謂是劍拔弩張,刀光劍影,賴清德上台後,頻頻發表激怒大陸的暴論,搞的台海局勢極速惡化,基本所有人都認定,如果再讓賴清德如此“作妖”,恐怕台海勢必要以“武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