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段時間,紅海很不安全,可是不少航運公司還是選擇讓旗下的商船,走蘇伊士運河—紅海這條航線,畢竟繞道南非好望角,既費時間又費錢,不是每一個航運公司,都像馬士基這樣的巨頭,能承擔起巨額運輸費用。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途徑紅海商船的安全,這些航運公司想了不少辦法,例如在船上最顯眼的位置標明:“這艘船和以色列無關”,因為此前也門的胡塞武裝已經發下話:只要和以色列沒有關聯的商船,他們是不會劫持的,可以在紅海上暢行無阻。不過這些商船,對這樣的保證,還是不太相信。
於是他們又開發了一道“護身符”,日前美國媒體彭博社曝料稱,不少商船在途徑紅海的時候,會在船舶信息一欄中,標註“船上船員均為中國船員”等信息,意在告訴胡塞武裝:這艘船和中國有關係。至於這麼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商船被胡塞武裝扣押。也就是說,胡塞武裝似乎不劫持和中國有關的商船。曝料稱,至少有5艘商船,用着這一招,其中的2艘,已經安全穿過了紅海,剩餘的3艘,2艘正在紅海航行,1艘在亞丁灣,目前都沒啥問題,安全到達目的地,應該不成問題。這就有點意思了,為何有“中國身份”的商船,大概率會安全通過紅海呢?
這當然與紅海局勢升級後,中國的應對措施,有很大的關係。中國沒有一味地在胡塞武裝的身上找問題,而是認為紅海局勢升級,和巴以衝突是關聯的,只要巴以衝突摁下暫停鍵,紅海就有希望重回平靜。所以中國呼籲各方致力於去解決巴以衝突,而不是在紅海大張旗鼓地搞軍事活動,非但於事無補,反而會令紅海局勢升級惡化。日前在投票表決一份美日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的涉及紅海局勢的決議時,中國投了棄權票,不主張通過軍事手段,尋求紅海的安全。
當然在維護紅海安全方面,中國並非無動於衷,在紅海附近的海域,就有中國海軍的護航編隊,只要商船有需要,這支編隊隨時能提供服務,能把商船安全護送駛出風險海域。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沒有直接介入紅海局勢,就是擔心介入後,幫了倒忙。相信在胡塞武裝的眼裡面,中國的做法,才是最合理的,給擁有“中國身份”的商船,給個面子,讓他們安全穿過紅海,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美英等國的身份,之所以做不了其他國家商船的“護身符”,關鍵就在於,他們壓根就沒想着好好解決問題,一心就想徹底消滅胡塞武裝。
這種心思,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徒增困難。當然用“中國身份”做掩護,是不是完全真的有效果,還得經過更長時間的經驗。最關鍵的還是,要爭取巴以衝突儘快停火,還國際社會一個平靜的紅海,讓途經紅海的商船,不再有安全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