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台軍在九鵬基地首次實彈發射美製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宣稱33枚火箭彈全數精準命中目標,並計劃組建總計3個連的規模,聲稱搭配ATACMS導彈,可有效威脅福建東部沿海,誤差甚至僅10米。
01.3個海馬斯連緊盯廈門?火箭彈誤差僅10米
而專家表示,一旦爆發武統,這三支新編火箭連不僅難以翻盤,反而將成為解放軍最先鎖定並摧毀的高價值目標。
台軍一共向美國採購了29套海馬斯,其中11套已抵台,並附帶M30/M31制導火箭與至少64枚ATACMS(陸軍戰術導彈)導彈。
目前接裝的海馬斯的部隊是,台軍“第10軍團”58炮指部。按台軍《遠程精確火力作戰計劃》,年底前再於花東與北部各成軍1連,合計3連、約18輛發射車。而且按照台軍的說法,海馬斯發射的單枚ATACMS可在3分鐘內直插廈門機場或漳州雷達站,誤差僅10米,被“台獨”勢力視為所謂的“拒統神器”。
島內綠媒表示,未來成軍的海馬斯火箭炮三個連,戰時從台北以南任何發射陣地測距可緊盯廈門。
雖然美軍提供的M30/M31常規火箭彈只有70至92公里,射程無法覆蓋大陸,但美軍出售的64枚ATACMS導彈射程為300千米,打擊半徑幾乎囊括廈門、泉州、福州沿海機場與兩棲旅碼頭,若部署於東部花蓮山區,可越頂中央山脈打擊晉江機場、漳州艦載機訓練場等地,理論上具備“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
02.和解放軍比火箭炮?叫花子和龍王比寶
對此,只能說井底之蛙就是井底之蛙,台軍在解放軍面前玩火箭炮就是“關公面前耍大刀”,當今世界中國火箭炮技術說世界第二沒人敢說是世界第一,被台媒吹上天的海馬斯火箭炮,論技術水平在中國國產的一系列先進遠程火箭炮中,只能算是中等水準。
此前美媒《軍事觀察》就發文表示,解放軍專門對台的東部戰區部隊就部署了大量的火箭炮,就是為了未來的對台戰役而準備的,甚至是海防旅都配備了300mm遠火。目前解放軍東戰陸軍部隊也裝備了大量的191新型遠火,最大射程可達300–500公里,遠超海馬斯,精度更是在±5-10米範圍,號稱世界第一。
按美媒統計,解放軍東戰現役遠火發射車逾120輛(還有03式遠火),分布於73、72、71集團軍屬炮兵旅和其他炮兵部隊,火力密度堪稱世界第一。可見解放軍的遠火遠超台軍,一旦武統開始,解放軍數百發遠程火箭彈齊射,第一輪火力打擊即可精準摧毀台軍導彈發射陣地,使其在尚未發揮效能之前即被徹底壓制。
更關鍵的是,解放軍火箭軍仍有東風-16、東風-15各型常規導彈,戰術打擊能力可謂是徹底“超飽和”。
03.戰時解放軍需優先剷除台軍海馬斯部隊
實際上在戰時面對解放軍的綜合作戰體系,台軍的3個海馬斯連就是最先被拔除的作戰目標。台媒吹噓其海馬斯部隊導彈誤差僅10米,但這10米的精確度實際上只有在理想狀態下才能實現,即前提條件包括GPS信號未被干擾、通信鏈路持續暢通的情況下。
一旦展開衝突,解放軍在開戰初期全方位、立體化的飽和打擊與電子壓制,就能夠使台軍一系列依賴GPS的武器精度優勢大打折扣。
拋開解放軍解放軍與台軍火箭炮“斗獸棋”式的一對一較量,放眼整個武統行動,說白了還是依靠全面的作戰體系。
現代戰爭不僅僅是單個火炮部隊射程、精度之爭,更是體系與體系之間的較量。解放軍近年來最顯著的作戰進展之一,就是空天信息一體化、戰場透明化體系建設的全面推進。
解放軍目前所具備的衛星監測、無人機偵察、空中預警系統整合能力,已經能夠實現對台灣全島全天候無死角地偵察與情報監控。
尤其是在無人機方面,解放軍已廣泛裝備、部署具備偵察與打擊一體化功能的無人機系統,利用其長續航、高機動、全天候的優勢,可以不間斷地對台灣陸基高價值軍事目標實施近距離監視,並對發現的目標實施快速打擊。
此前台軍退役軍官就明確表示,“台獨”勢力反覆吹噓海馬斯在烏克蘭表現如何優秀,但他們忽略的重要一點是,烏克蘭和島內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解放軍擁有遠超俄軍的事態感知和體系作戰能力,而且台島相比烏克蘭更為狹小,沒有任何戰略縱深。
現在台軍海馬斯部隊還試圖在戰時用機動部署、快速轉移的方式躲避偵察打擊,但在解放軍無人機、偵察衛星的聯合搜索下,這些所謂的機動部署將變得毫無意義。解放軍近年來反覆演練的無人機集群作戰模式,早已形成了精準、快速地定位與打擊鏈路。
事實上,台軍的海馬斯系統在出庫開始的動向就已經被解放軍全盤掌握了,戰時甚至來不及進入預設陣地,在途中就會遭解放軍的精確打擊。
一個最為諷刺的例子就是,台軍的海馬斯火箭炮新到貨後,島內的網友就已經盯着其動向拍照發上網了,沒有任何保密措施,結果就是僅憑大陸網友識別對比台網友發布的照片和島內衛星地圖,就輕而易舉發現了海馬斯的基地和部署位置,何況解放軍呢,就這樣還想戰時對抗解放軍,豈不是痴人說夢嗎?
總而言之,台當局總是幻想在整體實力不如解放軍的情況下,幻想引進部分美製先進武器裝備用於戰時“扭轉戰局”,但面對解放軍已然成熟的聯合作戰體系,其結局只能是被快速且優先根除的命運。買再多美製武器,在實戰中不過是垂死掙扎而已。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