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媽到底怎麼了?這個問題的起點來自於網絡上一些疑惑的聲音,一些自媒體以個別陳年的案例反覆翻炒,一次次把錢大媽推向台前。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市場化經濟下,給品牌帶來的不僅是資本的紅利,也有輿論的審視,而且還是360度無死角的那種。再加上錢大媽這個品牌確實在最近幾年熱度頗高,被人評頭論足便不足為奇。而錢大媽能被這麼多人“圍觀”,與它創新的經營模式和創鮮的品牌理念不無關係。

此前錢大媽的“日清模式”讓行業內眾說紛紜,認同者說這是未來的可行趨勢,不認同的人則認為這樣的模式很難落地。不僅如此,對錢大媽的加盟模式也有不少言論,甚至有些自媒體故意誇大其詞以博人眼球。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錢大媽的經營,個人認為需要綜合三個角度來說。也就是行業角度、消費者角度和加盟商的角度。
首先說行業。社區生鮮這種經營業態的集中出現,滿打滿算不過20餘年。這期間,有不同品牌先後崛起,也順帶出現了很多經營上的創新。錢大媽可能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無論是日清還是定時打折,確實都沒有先例。考慮到社區生鮮本身也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的兼容性也更高,所以錢大媽的創新模式開局就有了一片好的形式。但是事分兩面,正是因為獨創,所以錢大媽並沒有太多的參考依據,模式的成功與否、如何更好地落地,要靠錢大媽自己長期探索和修正。
說完行業再來看看消費者方面。在需求決定市場的大前提下,消費者的選擇是品牌生存的根本。錢大媽通過日清把產品的新鮮品質拉的很高,再經由定時打折把更多優惠留給消費者。有品質又有實惠,因此,長時間以來錢大媽在消費受眾中的口碑一直不錯。消費者的積極反應是錢大媽立足市場的有利條件。

重頭戲來了,就目前而言,最讓人關注的就是錢大媽加盟商的盈利問題。有部分錢大媽的加盟商曾經談到過錢大媽的模式問題。據他們說,前三個月,為了快速聚集人氣,打開市場,新加盟的門店會採取平價售賣的策略,所以前三個月確實是不盈利的。“做生意都講究廣告效應,要做廣告你肯定要投入嘛,所以前三個月平價,在我們看來就是做廣告了,這個投入是可以接受的”。錢大媽的一位加盟商曾經這樣表示。相關人士也指出:“加盟只是依託品牌展開經營,其實主動權還在自己手裡。面對什麼樣的客戶群體,該採用什麼樣的經營策略,如何科學預測每天的銷售量從而預定相應數量的貨源,加盟商需要自己思考。而這些細節上的處理,也決定了加盟商之間盈利狀況的顯著差異。”這些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實際的經營中,既需要加盟商及時做好策略上的調整,錢大媽也要加強管理,歸根結底,想要實現盈利需要品牌方和加盟商共同努力。
總而言之,在社區生鮮如火如荼發展的當下,錢大媽加盟商盈利狀況如何,不是外界只看錶現就能夠定論的。我們一定不要盲從於某種言論,還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自己的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