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現在海軍航空大學發布的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系列歌曲宣傳片中,海軍艦載機飛行訓練基地的停機坪上,赫然出現了兩架疑似殲35的五代隱身艦載機輪廓。雖然從畫面中並不能判定出現的這兩架殲35,到底是真機還是用於甲板調度的全尺寸模型,但能夠出現在海軍飛行訓練基地、同時還是在緊跟跑道的停機坪上,那真機的可能性要比模型大得多。
但如果是真機的話,按照其噴塗了近似殲15艦載機的海軍灰塗裝來看,是不是意味着殲35在今年上半年密集亮相後,現階段已經提前服役,並且開始小批量交付了呢?
關於殲35的各種消息算下來,是從2021年底開始出現的,特別是在在今年上半年先後出現了03架次的殲35原型機、以及正在試飛狀態的殲35戰機,同時在中國試飛院和西北某停機坪上,衛星都航拍到了多架殲35密集試飛的畫面。那按照03架原型機的整備狀態來看,其標配的鋸齒形先進航發、很能代表隱身的暗黑色塗裝風格、以及機頭和機身各處的細節來看,短短半年後,殲35提前服役還是很有可能的。
畢竟對於殲35而言,前面已經有殲20走過五代隱身戰機這條路,並走通了,所以後面殲35就好走很多了。加之對於殲35而言,在技術層面的機身結構、氣動布局都已經打磨了十年了,早就成熟了;剩下的航電系統和動力系統方面,航電系統從03架次原型機來看,殲35也採用了全玻璃化座艙設計、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EODAS分布式光孔徑系統、EOTS光電瞄準系統這些先進航電設備,而這些航電系統早在殲20身上已經成熟使用,所以航電系統對於加納35而言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在最為核心的動力系統方面,按照殲35雙發中型戰機的定位來看,其設計安裝的單台發動機加力推力在10噸左右比較合適、同時推重比達到9一級、甚至10一級最好;此前FC31時期安裝的俄制RD93系列渦扇發動機雖然推力合適,但推重比還不到8一級,而且油耗大外、可靠性也不是很高,典型的低速飛行就冒黑煙。
所以在03架次的殲35身上,我們看到了其裝配的是全新、帶鋸齒隱身噴管設計的新航發,而這個航發應該就是此前已經官宣成功下線的渦扇-19先進航發,這款航發雖然具體參數不知,但根據此前一些公開信息來看,其整體水準和美國的F414、歐洲的EJ200處於同一水準。解放軍又為了增強其隱身性能,從一開始就給渦扇-19先進航發配備了鋸齒形的隱身噴管設計。而且據傳這款先進航發取消加力燃燒室後,也能應用於梟龍戰機和攻擊-11、無偵-8等一些大型噴氣式無人機裝機動力。
那從現階段公開的信息來看,殲35無論是氣動布局、還是航電系統、動力系統都已經成熟可用。同時殲35作為海軍新一代彈射型隱身艦載機,關鍵噸的彈射起飛技術、攔阻降落技術,都已經在其前輩機型殲15T上成功驗證。所以對於從內到位完全沒有任何技術改進的殲35而言,今年上半年剛開始密集試飛,下半年開始提前服役也很正常。
而且此次出現在海軍艦載機訓練基地的停機坪上,也很有可能代表其已經開始小批量交付海軍艦載機飛行訓練基地,提前在陸地上進行艦載機飛行員的彈射訓練,為後面上艦後,簡化磨合流程,快速形成戰鬥力做準備。畢竟福建號航母自今年6月17日正式下水後,官方都說了不用舾裝,直接進入系泊和海試,那系泊都好幾個月了,關鍵的蒸汽管道這些也都測試過了,甲板上的三條電磁彈射器也已經進入尾聲,估計最快明年初就能海試,2024年中旬就能正式裝備服役。
而一艘福建號需要搭載60架左右的殲35和殲15T戰機,這也就意味着在福建號彈射型航母正式裝備服役之前,殲35的下線數量不僅要達到80架左右,同時為其培養、訓練的殲35艦載機飛行員數量,至少也要超過120名以上。所以提前用殲15T和殲35在陸地上進行艦載機飛行員培訓,也是提前形成戰鬥力的一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