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2022年10月01日19:04:01 軍事 1341

前言

1955年9月,就在我軍首次大授銜儀式上,千餘名高級幹部被授予了從少將到元帥的軍銜,但相對於他們,還有很多昔日的戰場英雄沒能趕上這場盛典。

我們熟知的董振堂、左權、彭雪楓、葉挺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只可惜,他們離開得太早。

其中,有這樣一位將領,是戰友們心中永遠的遺憾,本應在大授銜儀式上接受表彰,偏偏就在此1年前,他帶着心痛、委屈和不甘離開了。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陳光

一代名將陳光,一位曾被湮沒了半個世紀的英雄,革命史上當之無愧的功臣,當年的飛奪瀘定橋平型關大捷、廣陽戰役等著名戰事都是他的傑作。

這樣一位屢建奇功的軍事天才,昔日戰果不輸其他開國將帥,的確不該被就此遺忘……

一、長征路上的先鋒——急行軍飛奪瀘定橋

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陳光是草莽出身,沒啥特殊的背景,卻憑藉著12支步槍組建宜章農民赤衛隊,配合紅軍發起了湘南暴動,隨後走上了井岡山。

他的一生好似為了戰場而生,越是在危難之際,越能迸發出難以想象的魄力和潛能,長征路上,他幾乎就是全軍守護神一般的存在。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血戰湘江

當年,陳光身為紅1軍團第2師師長,所在部隊也是長征大部隊的急先鋒,先後突破國民黨三道防線,就在蔣介石終於摸清紅軍動向後,陳光又帶領第2師與國民黨40萬重兵組成的第四道防線展開殊死較量,成功掩護後續大部隊渡過湘江。

1935年5月下旬,就在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後,陳光率領紅2師來到大渡河南岸安順場渡口,說起這個地方還有一段悲傷的歷史,那就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當年被擒之地。

面對身後來勢洶洶的數十萬國民黨追兵,紅軍僅有的渡江工具卻只有孤零零的4條小船,危急時刻,眾位領袖將目光鎖定在了上游幾百里處的瀘定橋,倘若能夠借用此橋渡江,全體紅軍則有望轉危為安,而這一重任又一次落在了陳光肩上。

就這樣,陳光毅然帶着紅2師4團冒雨踏上了泥濘的羊腸小道,晝夜不停地以每天240里的強行軍速度挺進瀘定橋。

5月29日,當陳光率部抵達瀘定橋西岸,稍作休整便開始對橋西守軍發起攻擊,強大的火力支持下,22名突擊隊員在對岸敵軍猛烈的炮火中匍匐前進。

突擊小分隊一邊鋪着木板一邊進行着猛烈攻擊,視死如歸令東岸敵軍望而生畏。

最終,失去面對紅軍勇氣的敵軍只能在放了一把大火後倉皇逃離,而瀘定橋也成功被我軍佔領。

至此,紅軍長征北上的道路被進一步打開,不過,對於國民黨大軍而言,飛奪瀘定橋僅僅是陳光給他們準備的開胃小菜,驚心動魄的較量還在後面。

同年8月,走出草地的紅軍再度面臨四川通往甘肅的臘子口考驗,30多米寬的湍急臘子河,兩邊是懸崖峭壁,河上僅有一座木橋,兩岸還都被國民黨大軍把守。

反覆偵察地形後,我軍領袖們意識到,拿下臘子口是北上甘肅唯一的通道,這一次,陳光再度臨危受命。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飛奪瀘定橋

經過細心偵察後,陳光制定了縝密的進攻戰術,由一支隊伍在臘子口左側峭壁繞至敵後,在與正面進攻的主力軍進行配合,我軍勝算才會大大增加。

這樣一來,一群善於攀爬的紅軍戰士組成了穿插分隊,和正面的部隊同時發起進攻,國民黨軍在兩面夾擊下被迅速殲滅,我軍得以順利北上。

關於這一場戰役,我黨曾對陳光的歷史總結中特別提到:“在長征中臘子口攻堅,陳光對中央紅軍北上,渡出險境,貢獻極大。”

1936年12月,陳光被任命為紅1軍團代軍團長,當年的他僅僅31歲時就成為了我軍翹楚,要說讓陳光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還要數他率部與日本侵略者在屢次戰役中的精彩表現。

二、“魔鬼之旅”剋星——平型關一戰封神

1937年9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光被任命為第115師第343旅旅長,此時的抗日戰爭剛剛開始。

當時,以裝備現代化著稱的日軍顯得不可一世,但我軍與其首次交戰,陳光就讓日軍吃了大虧,這便是著名的平型關戰役。

9月24日下午,陳光和林彪、聶榮臻一同前去查看地形,當時的他們並未和日軍交戰過,對這一陌生的敵人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唯有在已知的地形、人員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勝算。

因為林彪和聶榮臻已經查看過一次地形,慎重考慮後決定由陳光帶領的343旅擔任此戰主力,由此,他們帶領陳光又一次考察地形只為提前做好戰略部署。

來到喬溝後,陳光看過地形興奮地說道:“在這裡伏擊日軍,就等於給他們準備好了一口大棺材呀!”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陳光(右二)、林彪合照

林彪看到陳光興奮的樣子補充道:“從這裡一直到前面的靈丘縣東河南鎮,基本都是這樣的地形,這麼一口大棺材,裝下坂桓師團肯定是綽綽有餘!”

而陳光此次帶領343旅接到的任務便是“打蛇頭”,也是整個戰役的關鍵。

25日凌晨,頂着大雨,陳光帶領343旅的兩個主力團向喬溝進發,其中,685團埋伏在白崖台,686團埋伏在老爺廟到蔡家峪一帶。

上午8時,日軍第5師所屬第21旅團長驅直入,他們便是號稱“魔鬼之旅”的日軍部隊,一共4000餘人,要說這支隊伍在我軍戰士們眼中真可謂“肥的流油”,武器、軍備一應俱全。

當685團打響戰鬥第一槍後,日軍頓時慌了陣腳,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十幾分鐘過去,緩過神來的日軍開始依託汽車以及地形展開反擊。

9時左右,陳光接到了最新指示,要求686師將制高點搶到手。

接到命令的他先到685團布置1個營的兵力封住喬溝,死死按住敵軍不讓其溜掉,再由2個營離開陣地直插下去進行牽制。

之後,他又趕到686團所在的老爺廟山頭陣地,眼看一夥日軍正向山頭運動,隨即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前去和日軍搶奪制高點,在付出慘重傷亡的情況下,我軍贏得制高點爭奪戰的勝利。

之後的戰鬥,我軍成功奪取主動權,685團在一邊死死守住出口,後邊的老爺廟山頭以及北部高地全都被686團佔領,與公路另一側的部隊形成夾攻之勢。

日軍“魔鬼之旅”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在喬溝狹長的山谷里,他們留下了1200多具屍體,還有100多輛汽車以及200多輛騾車,狼狽突圍後倉皇離去,我軍繳獲步槍1000多支,機槍20多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的軍用物資。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平型關大捷

雖說我軍也在此次戰役中傷亡千餘人,其中一多半還是經歷過長征的骨幹,但取得的戰果卻是極具戰略意義的。

平型關大捷是中國軍隊全面抗日開始後的首次重大勝利,打破了日軍自詡的“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共產黨以及八路軍的威望也得以空前提升。

而陳光當年完成的恰恰是平型關一戰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部分,從那之後,他的威名在我軍廣為人知。

不過,這位天生的軍事家並沒有因此驕傲,沒過多久,他就又一次給予了日軍毀滅性的打擊。

三、軍事鬼才——四兩撥千斤的廣陽大捷

如果說當年的我軍陣營中有着數不盡的軍事天才,陳光應該被稱為軍事鬼才,他有着更加敏銳的觀察力,以及普通軍事主官沒有的魄力和膽量,這也是他能屢創佳績的關鍵。

就在平型關大捷後的第5天,林彪率領115師經由雲霧嶺、金山鋪前往五台山,主要任務是馳援前方從正面戰場潰敗下來的國民黨軍隊。

與此同時,一支日軍正由繁峙方向向南推進,想要進攻太原的日軍第20師因為急於爭功的緣故直接挺進了廣陽。

當陳光接到日軍的最新情報後,腦海里瞬間有了一個絕妙想法,原來,在他帶隊路過廣陽時,那裡酷似平型關的崎嶇山崖地形同樣如一口“大棺材”。

就這樣,來到師部的陳光向林彪彙報了自己的看法,林彪聽後也頓時來了精神:“這又是一口天然設伏的活棺材!”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陳光合照(後排左一)

不過,此時115師的兵力並沒有平型關大捷之前那麼充足,當時的部隊還處於行進狀態,344旅尚在百里之外,343旅獨立團趕往廣陽也得在第二天下午,如此一來,能夠立即投入戰鬥的部隊僅有陳光下屬的兩個團。

事實上,林彪對於陳光的戰鬥指揮能力還是十分認可的,可此時的他,最大的猶豫便在於對戰情的不確定性。

一旦戰事陷入膠着,陳光帶領的685團以及686團都是我軍最寶貴的兵力,剛剛經歷過平型關大捷的兩個團,身為長征留下的火種,先前死傷千餘人,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產生沒有必要的損失。

眼看林彪有些猶豫,陳光主動請纓:“師長,這一仗我們一定能打得好,絕不會讓鬼子倒咬一口!”

此後,陳光帶着參謀長以及兩位團長來到廣陽大川進行實地勘察,回到師部的他信心滿滿地對林彪彙報:“大川里將變成日軍的第二個墳場!”

眼看着如此志在必得的部下,林彪的顧慮也少了很多,隨即命令由陳光指揮戰鬥,並派出了344旅687團在當天晚上向松塔前進60里,切斷日軍增援。

1937年10月3日清晨,陳光帶領着343旅全軍開赴大川里,他命令685團進入狼溝並扼住兩側山頭,686團佔據小寨村以北高地,其餘部隊擔任出擊主力。

下午3時,日軍第24師開始浩浩蕩蕩進入埋伏圈,在放過日軍兩個聯隊後,陳光命令全軍將打擊重點放在敵軍的輜重部隊。

在大川里一處長達十幾里的山溝中,公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變得坑坑窪窪,這樣的路況對於輜重部隊來說就是大災難,在陳光眼中恰恰是天賜良機。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陳光指揮作戰

第二天上午9時,日軍輜重部隊2000多人以及700多頭騾馬牲口進入343旅為他們精心準備好的埋伏圈,就在陳光一聲令下後,我軍將士們發起了猛烈攻擊。

山谷中的日軍輜重部隊被打得人仰馬翻,鬼屋狼嚎聲陣陣傳來,經過短暫的惡戰之後,被圍困的日軍大部分被殲。

這一次,陳光又藉由廣陽得天獨厚的地勢,用四兩撥千斤的戰術贏得了巨大勝利。

廣陽大捷中,343旅一共殲敵千餘人,繳獲200多匹騾馬以及大量軍用物資,令人欣慰的是,與平型關大捷中我軍千餘人傷亡相比,這場戰役我軍傷亡不到300人,營以上幹部更是無一人死傷。

如果說陳光是當年日軍的剋星,這樣的評價一點不誇張,之後的又一次戰役,一位日本皇族精英更是成了他的手下敗將,一度成為日軍不願公開的恥辱。

四、“抗戰教科書”——梁山絕殺皇族精英

1939年6月,駐津浦路的日軍32師團想要對八路軍展開大掃蕩,7月底,日軍為此抽調了一支野戰步兵大隊,尤其對騎兵和炮兵方面進行了加強,組成了一支步、炮、騎混成大隊。

有趣的是,這支隊伍的指揮官名叫長田敏江,是當時日本天皇的外甥,也是名副其實的皇族精英,此次日軍掃蕩,他請纓帶隊,也是為了彰顯日本皇族的威猛。

長田敏江當年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無非是擊潰過國民黨1個師的防禦,再有就是指揮部隊佔領過幾個縣城。

8月1日,時任我軍115師代師長的陳光正在駐地召開“八一”軍民聯歡會,我軍偵察兵將日軍重要動向彙報給了他。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長田敏江

原來,長田敏江這位日軍少佐帶領的600人隊伍,正在往陳光所在的梁山根據地進軍,可這支日軍卻是獨立行軍,根本沒有後援部隊,也沒有其他部隊在附近策應,偵察兵還發現,其他幾處敵軍駐地也都沒有增兵的跡象。

眼看着日軍就這樣送上門來,雖說此時的115師僅有4個連的兵力,可山中隱蔽的地勢卻是最佳的掩護屏障,況且,楊勇帶領的獨立團就在梁山南面30里。

此時的陳光打算吞掉這支日軍,他的決定也得到了政委羅榮桓的支持,兩人隨即來到梁山前坡勘察地形。

之後的陳光做出戰略部署,他命令獨立旅第一團第三營趕到獨山莊以南的高地,爭取在這裡全殲日軍或是一部分,其餘部隊加強對汶上方向的警戒,除此之外,陳光還指定了自己直屬4個連隊的伏擊位置。

8月2日中午,日軍開始進攻,長田敏江命令偽軍打頭陣,日軍緊隨其後,沒有按陳光的預估路線前進,埋伏在獨山莊附近的兩支連隊率先開火,偽軍被擊斃30多人。

長田敏江此時並沒有大亂陣腳,在下令向梁山開炮半個小時後,並沒有聽到我軍的動靜,誤以為剛剛遭遇的是游擊隊,命令全軍繼續向梁山前進。

當日軍來到梁山西南角後,我軍獨立旅第3營發起了攻擊,長田敏江這時才變得氣急敗壞起來,連忙指揮炮兵向梁山四周發起炮轟,還命令其他兵力向莊裡以及庄外的亂石崗進攻。

這一次的陳光和日軍玩的便是心理戰術,長田敏江在不了解梁山地區地形以及我軍兵力部署的情況下,又遭遇了我軍特務營以及騎兵的窮追不捨,誤以為遇到了重兵,實則當時包圍日軍的我軍兵力僅有300人。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梁山獨山戰役

當天晚上,獨立旅第1團第3營趕來,陳光開始組織反攻,直接攻打退到獨山莊的日軍,潰不成軍的敵軍節節敗退,陳光遂組織我軍火力組、作業組、爆破組協同作戰,很快就將敵軍陣地一一擊垮。
掃清殘敵之後,僅剩的日軍有生力量也已無法展開有效的反攻,在附近一片豆子地上四散奔逃,我軍趕到後,敵軍被全部消滅。

經此一戰,日偽軍300多人被殲滅,長田敏江切腹自殺,13名日軍被俘,我軍還繳獲了野戰炮2門、九二步兵炮1門、擲彈筒3具、輕重機槍12挺,步槍200支。

長田大隊的覆滅對於日軍來說無疑是恥辱性極強的打擊,雖說日軍對外沒有公開他的身份,可內部卻進行過多次作戰檢討會議。

這一次的陳光再度創造奇蹟,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全殲日軍一支成建制的混成加強大隊,當時這場戰役還被八路軍總部以及國民政府讚許為“模範殲滅戰”。

對於陳光而言,他能多次創造戰場奇蹟,並非運氣加身,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精準地做出作戰部署,再配戰場上的機智果敢,才能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

但令人遺憾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所向無敵的將領,偏偏在解放戰爭中慢慢走向人生的低谷。

五、解放戰爭中的悲劇開場

之所以陳光走上了令人惋惜的低谷,還要從他和林彪的恩怨糾葛說起。

1930年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過程中,陳光解救過被重重包圍的林彪,這份恩情曾被林彪銘記在心,還極為少見地為陳光主動請功,按理來說,陳光應該在之後成為林彪最信任也最喜愛的下屬,但事實並非如此。

兩人在抗戰時期總能默契配合,也從未有嫌隙產生,可隨着解放戰爭時期到來,因為一部電台的緣故,兩人的關係徹底陷入冰點。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陳光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東北地區的主導權成了國共雙方明爭暗鬥的焦點,原本陳光在此時要回山東工作,因為形勢變化也來到了東北,依舊是林彪的部下。

10月,一眾老部隊匯合後,陳光奉命指揮黑山、北鎮一帶防線,出於戰略考量,羅榮桓將山東帶來的一部電台以及機要人員配備給了陳光。

大概兩個月之後,林彪率指揮所撤往阜新,就在此時,國民黨大軍已經攻佔了錦州、溝幫子一帶,局勢變得十分危急。

在得知陳光有部大功率電台後,林彪連忙要求他指派機要人員攜帶電台趕往阜新,可陳光對此卻有着不同意見。

在他看來,領導林彪已經有兩部大功率電台可以使用,自己倘若沒有電台就會出現聯繫不暢的情況,隨即向林彪申請將這部電台留在身邊。

可林彪之後卻連連催促,甚至責問陳光無故扣押電台,妨礙了他的正常作戰指揮,陳光見狀立馬抽調人手護送電台和機要人員,可正巧所部遭受了國民黨軍隊的襲擊,無奈之下,他只能先將電台留在身邊。

因為這件事,不分青紅皂白的林彪開始多次公開斥責陳光,聲稱他“無理霸佔電台,抗命不交”,更加令人心寒的是,此後的林彪開始處處針對陳光。

之後的大整編過程中,陳光調任六縱隊司令員,可在一次作戰方案討論過程中,林彪在明知陳光不同意作戰建議的情況下,直接命令陳光下屬各個師部撤離,將還在松花江南岸偵察地勢的陳光徹底架空,為了這件事,陳光大病一場,隨後前往哈爾濱療養。

此時,兩個人的矛盾已經越發突顯,不過,向來性情耿直的陳光根本沒有想過因此回擊林彪,奈何他沒想到,自己的退讓並未換取諒解。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林彪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毛主席親自任命陳光為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可就在之後的四野高級幹部會議上,林彪居然當眾點名批評陳光“防止居功自傲”等問題,兩人的矛盾徹底被激化。

如此劈頭蓋臉地要陳光難看,林彪的鬧劇到這裡遠遠沒有結束。

六、南下廣州,耿直領袖含恨離世

1950年1月,陳光調任廣東軍區主導工作,上任後的他很快將軍區治理得井井有條,可因為政治素養不足的緣故,在一些重大問題的處理方面卻出現了偏頗。

因為太過倔強和耿直的性格,陳光一度拒絕承認錯誤,和上級領導談話時也出現了情緒過激的情況,可這些畢竟都是我黨內部管理問題,林彪卻抓住了陳光的錯處不放,利用職務之便直接對他做出開除黨籍的處分。

1950年7月23日,軍區保衛部幹部當面宣布撤銷陳光的一切職務,還將其進行軟禁。

被關押的日子整整持續了4年,陳光過得無比憤怒和消沉,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一心報國卻在建國後淪為階下囚。

1954年6月7日凌晨,陳光所在的小樓失火,他也因此喪生,年僅48歲,至今,起火原因都沒有明確結論,當時距離1955年大授銜晉陞一年多的時間,可陳光卻再也看不到了。

結語

在陳光離世的很多年裡,他的名字都很少被公開提及,可昔日的老戰友從未忘卻過他。

1985年,羅榮桓元帥以及夫人林月琴聯合十多名老同志找到陳雲,請求將陳光案件進行重審。

屢立奇功的軍事天才,功績並肩巔峰將帥,1954年為何含恨離世? - 天天要聞

圖|陳光夫婦

1987年,聯合調查組最終得出結論,陳光當年的錯誤只是人民內部矛盾,對他採取的撤職、開除黨籍處理都是極為錯誤的,全是林彪誣陷打擊的結果。

1988年,陳光頭上的“反黨”等罪名悉數被撤回,所有功勞和名譽都在此時回歸,奈何英雄已然遠去,惟願沉冤昭雪的他可以含笑九泉。

陳司令,一路走好……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奇精機械走勢驚奇 - 天天要聞

奇精機械走勢驚奇

近期,奇精機械股價上演了過山車走勢,先是連續7個漲停,隨後高位回落,最近兩個交易日又收出兩個跌停,從高位回落幅度超過三成。最近幾年,奇精機械主營業務表現平淡,公司四年前更換了大股東,但凈利潤未見明顯改善。
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在當代社會,退休後的老年人面臨著怎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富和保障生活質量的問題。傳統的觀念中,許多人選擇了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實際上,老年人應該從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有業內人士提醒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因為只存錢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