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阿根廷武裝部隊聯合參謀長鬍安·馬丁·帕雷奧率團第二次訪問巴基斯坦,了解新批次“梟龍”Block3戰鬥機的情況,回國後阿方撰寫了對四型戰鬥機主要性能對比的詳細報告,認為“梟龍”Block3戰鬥機不但性能最先進,也不涉及歐美國家子系統,並且使用成本更低,完全符合阿空軍的需要。
英國國防新聞網9月29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強調需要阻止阿根廷空軍獲得中國或其他非西方國家製造的戰鬥機。
該文章的核心論點為:通過廣泛努力防止西方勢力範圍以外的國家銷售高端武器。主要目的有兩個:1,保留西方軍工在全球軍火市場的份額。2,抑制(擠占)非西方軍工企業的收入。
該文章主張西方國家適當放鬆對阿根廷的武器禁運(從1982年馬島戰爭時就開始了),允許美國向阿根廷銷售F-16戰鬥機,文章認為F-16不會有讓英國皇家空軍感到意外的能力,而JF-17“梟龍”因為是中國製造的裝備,它的能力卻不為西方空軍所知。
掛載“霹靂10”先進格鬥導彈的BlockⅢ型“梟龍”,由於JF-17系列戰鬥機製造時間不長,西方國家確實對它陌生,通過性能類比認為BlockⅡ的性能大概其相當於早期的瑞典“鷹獅”戰鬥機,西方國家戰機與它對抗還是心理有底兒的,但是現在的Ⅲ型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且能引導先進的“霹靂15”中距離攔截彈,性能不但超過了“鷹獅”,甚至能與法國“陣風”對比都不落下風,英國人開始害怕了。
英國人認為,西方盟國製造的裝備在戰鬥中更容易被反擊,這一點有許多先例。比如:馬島戰爭期間英國從法國獲取了阿根廷法制“超軍旗”/“幻影1”、美製“天鷹4”…等型號戰鬥機的情報而受益匪淺,使得英國海軍戰艦和“海鷂”戰鬥機與它們對抗時佔據優勢。
而在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裝備的幻影F–1戰鬥機因西方非常熟悉而不被視為有多大的威脅。
阿空軍撰寫報告當中的一頁,列舉了:F16、印度“光輝”、俄羅斯米格35,這三型F16目前在禁運當中,阿根廷在馬島戰爭中吃過武器性能泄密的虧,不能再吃了、“光輝”就是一型西方/以色列種子系統拼湊的戰機,並且1·8美元/小時的費用太高了,F16是1.3萬美元,“梟龍”只有7400美元,“光輝”是又渣又貴!至於米格35當前俄羅斯受西方制裁,買了它會引火燒身的,另外它是雙發戰鬥機,後勤保障方面要增加30%以上的量,並且整體性能也不出眾,還是“梟龍”符合要求,不但避開了西方所有的子系統保密性很高,Ⅲ型還是新研製的戰機,總體性能超出其它型號。
英國國防新聞網稱:限制中、俄和其他非西方國家的武器銷售是確保西方軍隊在世界各地繼續行動自由的關鍵,特別是對於新一代武器系統,通常可以遠程禁用或通過切斷備件供應來實現(行動自由)比如說:阿根廷先前想購買韓國的F/A-50教練/攻擊機,但該機的彈射座椅和一些零部件是英國馬丁·貝克,英國禁運導致了這比交易沒成功。
部署在馬島機場的英國“颱風”戰鬥機,如果不算航程和掛載量,它真未必是“梟龍Ⅲ”的對手,所以英國極力地要攪黃這次交易。
該文還稱:限制用戶獲取火控系統和彈藥管理系統的源代碼或航空彈藥為西方進行權力制衡提供了進一步的手段,只要不允許非西方供應商參與競爭,這種方式就非常有效。
現代戰機的源代碼是不對購買國開放的,這不只是今後只能購買研製國航空彈藥的問題,還涉及到了未來能否出現與自己對抗的問題,火控系統和彈藥管理系統不識別西方以外的彈藥就不能掛載也不能發射,就不會對己方構成威脅,這個問題我們也經歷過,空軍和海航購買的蘇-30MKK/MK2的源代碼沒對我們開放,也就只能使用俄制航空彈藥,問題是俄制精確制導彈藥比我們自研的差很多!但沒法使用…這也是我們不再引進蘇-30,自研殲–16的原因,不簡單是它們要到服役年限了。
英國人認為JF-17“梟龍” BlockⅢ或蘇-30SM及其陣列雷達(無源/有源)、未知性能的空空導彈和自由行動可能會威脅英國軍隊。
但,美國出售阿根廷過時航電的二手F-16,英國駐馬島特遣隊就可以放心了。也許同樣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美國的同意,這些F-16將無法進行有意義的行動。
從現有的技術能力來說韓國空軍的F35、F15/16,升級的F4都是駐韓美軍控制。
英國國防新聞的文章,側面證實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美國對出售武器的控制是非常嚴格,比如說:韓軍或者其他國家購買的F-35是一個“昂貴的飛行監視器”!從飛行員的選拔就需要得到美國的認可,飛行員登機先要打開語音和視頻識別系統(與駐韓美軍司令部鏈接),通過語音、面部(含虹膜)、指紋…等一系列安全識別後才能收到發動機啟動的密碼,才能起飛…沒有密碼連開機都做不到這算什麼?還是自己的飛機嗎?所以,國防必須要獨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