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是湖北省轄縣級市,由黃岡市代管,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鄂豫皖三省的交界處。近代史上,這裡是革命的發源地之一,1927年我黨領導了黃麻起義,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便是來自湖北麻城,他叫丁先國,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
1909年,丁先國出生於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丁家畈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由於家境不好,丁先國從小就忍飢挨餓,很少吃過一頓飽飯,受盡了苦頭,這種情形下,革命的種子早早地就在他的心中種下了。
在18歲那一年,丁先國的家鄉爆發農民武裝起義,本來就屬於村赤衛隊的丁先國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加入到起義的隊伍當中,隨後不久,丁先國參加工農紅軍,成為一名戰士,當然他最大的夢想還是加入我黨,這個夢想很快就實現了。
1930年8月,丁先國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白色恐怖”籠罩全國,蔣介石不斷派兵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這段時期,丁先國主要活躍在鄂豫皖地區,從班長,到排長,再到連長,再到團政治處主任。
丁先國迅速成長為一名基層軍官,先後參加了攻打湖北新洲城、孝感縣雙橋鎮、黃安縣田樹崗、河南豆腐店等戰鬥,並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丁先國被編入八路軍129師,擔任三八五旅七六九團政治處主任,這段時期,丁先國先後參加了山西乘頭、河南崑山、奇襲陽明堡和神頭嶺伏擊戰等多次戰役,在我黨的帶領下,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解放戰爭時期,丁先國隸屬於晉冀魯豫軍區,先後擔任十三縱三十七旅副政治委員和十四縱四十一旅政治委員,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新中國成立後,丁先國又奉命來到朝鮮戰場,曾參與組織上甘嶺、金城等戰役的後勤保障。
1955年,丁先國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隨後又奉命組建後勤工程學院,為新中國培養了大量後勤方面的人才。
1969年,丁先國成為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
令人沒想到的是,兩年後“九一三事件”東窗事發,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被隔離審查,身為副部長的丁先國也被懷疑與林彪有所牽連,也被隔離審查,同時也被免除了職務。
不過,丁先國畢竟在革命戰爭時期立下赫赫戰功,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重大貢獻,1983年,丁先國按正兵團職待遇離職休養。
晚年的丁先國主要生活在重慶,雖然為他配備了廚師、保健醫生和司機,但他一個都不要。而且,丁先國一直保持着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經常在住所周圍撿垃圾,把換來的錢,再加上自己的離休金全部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兒童。
2001年11月11日,丁先國在重慶逝世,享年93歲,當人們把遺體火化後,竟然發現殘留在身上的三塊彈片。
不得不說,丁先國是一位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革命家,他的革命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應該傳承下去,在這裡,請向這位老革命家致敬!